364东林党人的算盘
寨林则徐的……刘白羽心里吐糟道,却是摇了摇头,对着倪元璐说道:

  “实话实说可就难听了,汝玉,你怎么还不懂呢?晋商岂止是一群商人,这九边重地里面多少边军靠的是晋商活着?多少边军的将军是晋商的子侄,女婿?甚至这北方文人,没有晋商在背后撒钱铺路,能高举之后被重用的又有几人?动晋商就是意味着动九边所有人!这文人也倒罢了,动了九边的边军,你不怕他们勾引建州入关——汝玉你明白了么?”刘白羽一副老师教学生的口吻.

  “青山居士您说的固然有道理,却是太暮气了!难道不除掉晋商的这个国家的毒瘤,满洲就没入关不成?与其放任晋商卖国,让国家元气丧尽,还不如奋力一搏——反正这次建州入寇,青山居士你的家丁就把不可一世的建州杀的大败,还怕和晋商勾结的汉奸边军么?”倪元璐原来是打着这个主意!

  你当军事是2大于1,3大于2,所以3大于1么?刘白羽心里卧槽了一下——晋商的问题其实还不是朱元璋闹得,边境上放了几十万兵,朝廷玩的还是小财政,让当兵的自带干粮为国打仗,诸王作为监军——可是朱棣夺位之后,作为监军的诸王自己就成了监控对象,军队没了监督,手里还有钱干子,做出什么事来算稀奇的?

  根据经济规律,作为农耕和游牧分界线的地区,必然有着巨大的商机,必然形成商品交换,无非是两套办法治理,一是效法宋朝搞这个专卖,那个专卖,从根子上把晋商这个群体矮化,这点和大明朝的小政府根本不相容,二就是效法满清,对蒙古采取攻势,维护晋商在蒙古的利益,否则的话,这种利益集团不是骂几句汉奸或者是用政治手段能解决的…….

  事实上,比起大明朝万历时期晋商的实力已经是被东林党大幅度打压了,大明朝万历时期晋商是一等一的难惹,王崇古、杨博、乃至前首辅张四维都是晋商人家,彼此之间又结姻亲,盘根错节,荣辱与共。

  那么给晋商利益进行交换行不行呢?其实也不行.

  东林党和晋商的斗争,说的现代一点就是所谓的西北金融资本和东南海贸资本的斗争。晋商两大财源,一个就是和蒙古的边境贸易【边境走私】一个就是在内地放贷,按理说和在东南玩海洋贸易的东林党八竿子打不着.

  但是中国在明朝是银本位的,晋商放贷实际上也多是商业贷款,和杨白劳黄世仁之类的高利贷不是一个路数,大额商业贷款必然是以银作为单位的——关键就是这个了,由于墨西哥特大银矿的发现,造成了白银的贬值,以及西班牙不重视实体经济,只想当二道贩子的原因,大量贬值的白银通过东林党掌控的海洋贸易流入中国——说句时髦的话,类似美联储印钱太多造成和美元挂钩的人民币也随之贬值,就是所谓的输入性通货膨胀.

  东林党的根本就是江南士绅,海洋贸易得力的大头,根本不可能停止海洋贸易让晋商的银子保值,而晋商因为白银贬值的关系,商业贷款的生意半死不活,只剩下对蒙古贸易着唯一出路,偏巧皇太极入关前,满清已经基本控制了东蒙古和中部蒙古——所以晋商无论是什么立场,要想做生意保住饭碗,或多或少都要和满洲有来往的.

  晋商其实也不是满清的铁杆,东林党人卢象升练兵也是靠晋商资助的,总而言之,晋商和东林党的问题,其实说穿了就是两种资本的斗争——崇祯皇帝协调不好这两者的关系,造成了崇祯年间的变局罢了.

  倪元璐让刘白羽对晋商出手,认为晋商问题仅仅是一个军事问题,纯属是二十一世纪络历史学家附体,以为很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