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激战谭家桥三
有的参数。

  博福斯m193075毫米山炮,是由瑞典博福斯厂制造生产。

  瑞典博福斯厂是德国克鲁伯军火工业的子公司,因此博福斯山炮实为德国技术,只是产地在瑞典。

  此炮一九三零年开发成功,是当时最新式的山炮。

  国民党军所购型号炮管为口径之二十倍,全重七百八十五公斤。

  炮弹重量为六点五公斤,初速分别是:一号装药二百五十米/秒、二号装药二百三十米/秒、三号装药四百五十米/秒。最大射程九千一百五十米,高低射界-10°――+50°,方向射界-3°――+3°,由于炮膛线系右旋,射击所发“定偏”为右偏。

  炮身具有的可拆卸护板,厚约四点五厘米,以供炮组成员在射击时的基本保护。

  两个轮子间宽九十五厘米,轮子直径九十厘米,高低瞄准机手轮转一圈等于二十密位,方向瞄准机手轮转一圈等于二密位。炮身可分成八部载件由八匹马驮载或二匹马挽曳。

  博福斯山炮的炮闩设计,为半自动曲柄锁闩、水平滑楔式炮闩,炮弹装入后,炮闩当即自动关闭,发射后自动开启,退出炮筒,操作简便使发射速度得以增进,每分钟达到二十五发。

  该炮瞄准具为独立系统,与炮身不发生直接接触,在瞄准具设定高低与方向划分及距离时,炮身不用随着转动,待诸元装定后,只需将炮身指针和标尺指针相吻合,炮身即可到达射击方位之定位,实行发射。

  如此设计最大好处是,炮组成员在进行瞄准时,只要操作瞄准具,而无须反复调整沉重炮身,既省时又省力。该炮炮尾左右侧均有拉火装置,第一、第二炮手都可进行射击动作,同时在行直接瞄准射击或对活动目标射击时,第一炮手尤其能够迅速发射。

  该炮使用的炮弹,以榴弹为主,有破甲弹、地雷弹、高爆弹三种,其它还可发射烟雾弹、照明弹、燃烧弹、榴霰弹等特种弹。

  与其他山炮相比,博福斯山炮最大的特点是构造精巧、分解灵便。许多设计顾及到实战运用与道路不量地形运动便利性,而彰显优良。

  其中有三处装置,为当时大多数山炮不具备的优点:其一为车轮装有制动机,在骡马牵引时,无论是上下坡还是马匹受惊狂之际,都能发挥制动效果以使炮身稳定。

  其二为高低、方向射界制动机,可以在运动时保持原有精度不变,以便在战斗中快速变换阵地。

  其三为炮架中架部分,附有小制退锄,在狭隘地形作战时,可卸取后架以行放列,射击较不会受到地形限制;同时后架向上翻起,更可缩短转弯半径,牵引状态下便于通过曲折路径。

  可以说博福斯m193075毫米山炮是当今世界上最先进、最优秀的几大山炮之一。

  根据寻淮洲后世的资料记载,王耀武的补充第一旅应该没有配备博福斯山炮啊。

  想来是通过蒋介石的外甥俞济时,开了后门私下补充进来了。

  寻淮洲知道,真正的历史有许多不是靠后世的记载就能了解透彻的。

  再说自己来到了现在历史的时空中,那么蝴蝶效应也会随之触发,原本的历史走向将会被改变,甚至改变的面目全非。

  因此寻淮洲不禁暗自提醒自己不能用纯粹的历史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