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五王之乱(番外)
还真动了心思,只想带着三个儿女,早日离开皇宫,走遍天下,饱览大好河山的壮美,逍遥自在过安生日子。

  沐春是真的好,就是太好了,好得过分,让卫太后心里打鼓,怕沐春不是大忠,就是大奸之辈。毕竟对皇位能真不动心的还是绝少数。

  不,几乎是不可能存在的。

  立储风波没过多久,一家五口正在计划出逃……呃,是禅位出游。已经长到19岁的庶长皇子沐春竟然出天花,那么风华绝代的漂亮人儿,长了一身可怖的红疹烂疮,痛苦而死。

  谁也说不清这是阴谋还是巧合,罗氏搂着已经比她还高的儿子僵硬冰冷的尸身,哭都不知道哭了。

  遭受丧子之痛,罗氏对皇帝丈夫是真的彻底失望,乃至绝望了——这一辈子所做的承诺,丈夫就没有一次能兑现的,最后还因皇位害死了儿子。

  作为一个母亲的敏感,让罗氏不相信太医的话,不相信这只是一场病症。罗氏求生之意全消,不再吃喝,没几天也离世了。

  罗氏所出的庶五子沐智当时才14岁,看着“偶像男神”亲大哥惨死,看母亲绝食发疯,临死竟然用双手抠下自己的眼珠子,说自己一生识人不清,害己害子,诅咒所有害了沐春的人,全家都要遭报应。

  那惨景,让沐智痛苦却无能为力,最后连母亲临死嘱托——查明大哥死因都不能如愿。沐智心灰意冷,自请北上去边关,远离伤心地。

  永和帝也亲眼看着爱子惨死,爱妻悲亡,他这个皇帝却无能为力。连遭打击,他本想跟着爱妻爱子去了。只是为了护全剩下的真爱结晶,保护罗氏所生的沐智、沐晴和静和公主。永和帝心灰意冷,应朝臣的建议立了嫡二子沐景为太子,让沐智这个才14岁的单薄少年远赴边关,只当是流放了他,定了边关将门世家杨氏一个不入流的旁支嫡女为妻,然后不再过问。

  不闻不问是一种变相的保护。

  罗氏去后,卫太后很紧张,好在永和帝看不出有殉情的苗头,伤心没几天就该吃吃,该喝喝,也不拒绝纳新的美人了,见到漂亮宫女也肯宠幸了……就是每晚宠上三四个,夜夜不落空,个个都是第二第三……第n个“真爱”。

  永和帝的“回头”,换来了卫太后的妥协,她将罗氏所出的不足周岁的庶十二皇子沐晴养在了身边,算是一种补偿……或威胁?

  这结局,表面上看,也算皆大欢喜吧。

  至于是不是真的个个都欢喜了?

  ……谁知道呢?

  永和帝暗伤在心,快四十的人每夜连御几女,还服用药物助兴,更喜欢通宵批阅奏章。卫太后知道这不是长寿之兆,可劝了也不听,她总不能一直盯着永和帝的房里事,况且她不是嫡亲的母亲。

  最后永和帝四十五岁短寿猝死,也是应有之意。

  嫡二子沐景能成为太子,不仅因为他是嫡出的最长者,也因为他一直被卫太后教养长大的缘故,要不然一个没妈的孩子,即使占了嫡出的名分,只怕也拗不过偏心到没边的老爹。

  卫氏推沐景做了光启帝,自己做了太皇太后,却也清楚沐景就是个守成之君。不仅光启帝常会在政务遇到麻烦,需要帮手时感叹一句“若是大哥在就好了”。太皇太后卫氏有时也会忍不住可惜,常会想起沐春那个惊才艳绝,光风霁月的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