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二章 战事起(二)
��

  在刘备离开南郡而率军入蜀后,襄阳的乐进、江夏的文聘趁着刘备入蜀而开始进击南郡,只不过最后失败了,关云长也不是浪得虚名的。

  建安十八年正月的时候,乐进与关羽交战于青泥,双方相持一段时间后,乐进击退想要进取的关羽。

  关羽向西南方向退却至寻口的时候,这个时候,文聘也上场了,乐进、文聘二人联手与关羽交战于寻口。

  最后他们也算是不胜不败,他们将关羽打了回去,这是事实,文聘因为在此战中表现出色而被晋升为延寿亭侯、讨逆将军,不过乐进突击的时候还被关羽给打回来了,让他明白了一些自己的实力。

  不过最后文聘还顺手将关羽的战船给烧了。

  当初先帝曹丕大举南征孙吴的时候,夏侯尚围江陵时,使文聘引一军别屯于沔口,止石梵,自当一队,御贼有功,迁后将军,封新野侯。

  也幸亏在江夏的还是这位老将,黄初七年,曹叡刚刚继承皇位,年号都还没有改呢,孙权就已经出现了。

  八月,孙权以五万众攻打石阳,包围文聘,情况急殆;但文聘坚守于城中不动,孙权屡攻不下,驻扎了二十馀日也没有成果,唯有撤去军马。

  这个时候,文聘才和之前敢来犒赏的治书侍御史荀禹一起,追击了一次江东大军,大破吴军而还。增邑五百户,并前共计千九百户!

  (关于这场战事,《魏略》有另一番记载:孙权亲自带领数万军来到江夏。当时正值大雨,江夏城栅多已崩坏,人民均分散在田野之间,不及回城补治防御工程。

  文聘得知孙权来到,初时不知怎办,后来想到现在的情况只有隐潜默守才可以令孙权因怀疑而却步。于是文聘敕令城中人全躲将起来,不可让孙权察见,自己则卧于府中不起。

  孙权见此果然生疑,并向他的部将说:“北方认为此人是忠臣,所以以此郡委托给他,如今我军大至而他却潜默不动,这种情形下他不是有所密图的话,那就必然是有外救来援。”于是不敢进攻而退去。

  这也就是空城计的原点了,但是这个却是和《三国志》记载的并不一样。

  《三国志》:孙权以五万众自围聘于石阳,甚急,聘坚守不动,权住二十馀日乃解去。聘追击破之。增邑五百户,并前千九百户。

  《魏略》曰:孙权尝自将数万众卒至。时大雨,城栅崩坏,人民散在田野,未及补治。聘闻权到,不知所施,乃思惟莫若潜默可以疑之。乃敕城中人使不得见,又自卧舍中不起。权果疑之,语其部党曰:“北方以此人忠臣也,故委之以此郡,今我至而不动,此不有密图,必当有外救。”遂不敢攻而去。

  不过虽然有所出入,但是却可以见到文聘的将略。文聘面对孙吴大军,同样是以寡敌众的局面,但与张辽不同的是,张辽以制险击奇之略,折敌锋锐以安军心;而文聘却采取疑兵之计,韬晦惑敌以懈其战意。

  在这种凶危的情况下,采用文聘的疑兵之计是比较安全的;张辽“折锐之策”却非干冒奇险不可,所以后者的成就比前者为高,名声也响得多了。但从军事意义的角度出发,可以看到文聘的为人是很严谨持重的。

  而在孙权攻江夏时,朝廷知道文聘正在坚壁拒守。群臣商议欲发兵前往江夏相救,魏明帝曹叡便说:“孙权向习水战,之所以敢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