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六七:魏文长会合三路
��面给他写了四个字:“阳奉阴违”

  木路拿到后嘿然一笑,随手一招,说道:“让记室处向魏延将军回话,就是我已经答应出兵了”

  ########################################

  驻守鄃关的魏延在第二天终于得到了吴求和木路的明确答复后,他放下书函,志在必得的同部下众将士说道:“明日三更起兵的命令不变尔等都下去好好准备吧!”

  那些将士一听,也就拱手下去了

  帐内只剩下了几个心腹将领

  廖化道:“将军,这件事情我这么觉得不对劲啊?”

  魏延两眼发光,瞪视着他:“尔觉得有什么不妥的?他们不都答应配合出兵了吗?”

  “正是因为这么爽快答应了这才奇怪”

  廖化忧心忡忡的继续为他分析:“将军请想想看,吴求和木路哪一个是简单好惹的?他们可都是早期就跟随刘大人起兵的,如今他们分别在青州和济北的声望,只怕也只有刘大人能盖过他们就好比说吴求吧,他替刘大人镇守青州多年,一直很得刘大人器重,并放心将青州的兵权也交给了他像他目前‘都督青州诸军事’来说,我们到他的地盘,也就注定要受到他的节制,一切听从他的安排退一万步说吧,吴求这人就算并没有过多的将这些看得太重,也并不想显现他的优越感,但他能够毫无条件的接受了将军你的安排,并且一点意见也没有,若非度量如此,只怕很难说得清楚将军,你难道就一点也不怀疑么?”

  魏延微微一愣,立即说道:“我等攻打平原,皆是受了明公的命令可以说,我等所做,一切只不过都是为了明公,为了天下!不管用什么办法,只要尽快能将此城拿下,那就是最好的结果我既然有更好的想法,他们若为明公考虑,自然不会不答应你还有什么疑虑可言?”

  魏延既然坚持认为这是他的忠心感动了其他的将军,或者说是他个人的魅力,而使得他们毫无怨言的配合他的一切行动,廖化还有什么好说的呢?

  众人都退下去后,魏延为了确保战局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所以,又在地图上比划了起来,反复的推敲,演示……

  直到,夜已深下……

  三更前,驻守鄃关的两万多军队,留下五千守关,其余万七千人已经埋锅造饭,吃过了,在校场上严阵以待

  魏延简单的说了几句后,又回过身来,对廖化道:“鄃关就交给将军你了”

  廖化拱手说道:“将军放心!”

  魏延跨上战马,手提着大刀,带着人马,然后缓缓启关,一路向东……

  当初,高干在知道吴求所部平定了济南,即将向他漯阴发兵而来的时候,他也曾组织了五万的人马,准备跟吴求耗在漯阴关下只是,经过数战,高干败北,只得退去回到城里后,高干听取了谋士逢纪的意见,又在城周数里的地方,利用优势的地理,在那里设置了数道关口,并且布置下了重兵,作为节节抗击敌军的阵地

  在这之前的战斗中,漯阴、鄃关、高唐方面的军队先后对这些必进的关口发动了数次挑战但每次都在双方损失惨重之下,皆无果而返而这些关口,仍是牢牢的掌握在了敌军高干的手里

  目前的处境是,若想进一步对平原作战,那就要先突破了这些外围的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