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一石三鸟
br />
  和他一样,不少懂行的商人也纷纷点头。

  “好纱。”一个商人问道:“殿下,若是王府肯出售胭脂,这棉纱在下也一并要了,只是不知这棉纱多少钱一锭。”

  “两钱五一锭。”刘钧笑眯眯地说道。

  他昨日便打着注意趁机推销棉纱。

  按照刘轩说的,纺纱坊的棉纱已经堆积成山了。

  “两钱五一锭?”商人们一副不敢置信的样子。

  景州的棉纱基本上三钱一锭,这还是普通的棉纱。

  这上好的棉纱居然只卖两钱五一锭。

  “你们没有听错,就是这个价。”刘钧笑盈盈的。

  因为珍妮式纺纱机同时能够纺八十个棉纱,所以相同的人力成本下,他们的效率是八十倍。

  一锭棉纱的成本自然是下来了。

  而他采取这个价格还有另外一层目的,那便是低价抢市场。

  在当代,对商家最重要的便是市场占有率,放在古代也同样适用。

  如果整个大荣朝都用景州的棉纱,利薄多销下,利润同样惊人。

  而这样一来,他便可以扩大纺纱坊,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为百姓提供赚钱的机会。

  “两钱五,当真?”又一个商人惊呼道,“在下愿意现在就和王府签署契约,今后景州的棉纱产多少,在下就要多少。”

  “你想得美,凭什么都给你……”其他商贾不乐意了,一个个指着那个商人骂。

  见屋里喧闹嘈杂起来,刘轩拍了拍桌子,“肃静,肃静。”

  “诸位不要着急,这种棉纱要多少有多少?”刘钧说道,“其实今日本王过来不是为了卖胭脂和棉纱,而是要告诉诸位今后一应贸易直接来商贸司即可。”

  “这商贸司是做什么的?”来时,商人们也看到匾额了,但不解其意。

  刘钧来这最大的目的是为商贸司正名,他道:“商贸司直属王府管辖,主事乃是六品官员,契约上盖了商贸司的印,便等同于盖了王府的印,今后王府出的货物俱都通过商贸司出售。”

  “这便等于是官府了。”商人们窃窃私语,交谈后算是安心了。

  清了清嗓子,刘钧喝了口刘轩递过来的茶水。

  “还有一点,本王建议诸位在景州留下个人,以便及时将景州新出货物的信息传回去,如此你们便不会错过发财的机会了,比如这棉纱,你们不来,岂会知道?”

  “王府还有何新书的货物?”有商人听出了其中的关键信息。

  刘钧微笑点头,“这些货物可一点不比胭脂差。”

  他让商人留下的目的很简单。

  古代交通十分不方便,信息的传递可谓是龟速。

  就拿胭脂来说,从造出来到试用,到传播到其他州用了很长的时间。

  即便如此,现在还有距离远的州不知道。

  所以他想让这些商人和马锡,西秦等国的商贾一样,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