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改进冶铁技术(下)
��脸色露出欣慰的笑容,心中暗道:凡事最怕认真,只是可惜虽然古时创新有余,却是认真不足,不肯精细化,而自己所做的一切,除了一些提高炉温的必要的改进外,最重要的是就是认真对待。

  看了看大松一口气的众工匠,赵信吩咐道:“既然如此,那么你们就用这焦炭先炼一炉铁看看,记住,要将炉子好好清洗干净,有了这高炉和鼓风机,火候应当不成问题,焦炭也是极品,能不能炼制出好铁,就看诸位的了!”

  此言一出,工匠们齐齐打起精神,有人去搬铁矿石来,有人准备好焦炭,有人去清洗炉子,一番忙碌,又是一两个时辰过去。

  一切准备妥当,大家伙便熟稔地开始生炉,放入铁石,燃起焦炭,等待期间,炉内的温度开始升高,直到达到了临界点,紧接着,铁水自一处槽口流淌出来。

  有人不由惊道:“是铁水,铁水,铁化作了水!!!”

  说到铁水,大家都见过,可是全部融化为铁水,见识的人倒是不多,一旦融为铁水,就意味着大量的杂质从铁中脱离。

  接下来的事,就和赵信无关了,铁要炼成钢,已有眼下最先进的技术,至少在三四百年内不会过时,即所谓的灌钢法。

  第二天,流民营送来了一柄钢刀,赵信试了试,发现这用新铁造的钢刀,却是比以往的兵刃要锋利、坚韧许多。

  当下下午,赵信又去了趟流民营,他召集了几个铁匠骨干,让他们想办法继续改进,尤其是对火候的把握,不能疏忽,更不能敷衍了事,务必多炼几炉,看看哪一炉炼得更好,将一些心得记下来。

  除此之外,木匠和石匠那边继续修建高炉和鼓风机,赵信计划暂时先建起十座,其他的将来再说。

  赵信深知虽然炼铁成钢已有了长足的进步,不过眼下时候还早,还需精益求精,看看还有没有可以改进的地方。

  赵信这位大帅为人随和,没什么架子,隔三差五便往高炉那里跑,检验铁匠们炼铁的成果,偶尔参与他们的讨论,几天之后,炼出来的钢铁质量又提高了几分。

  说来,以火铳和火炮为代表的火器武器,在元末时期已经开始在战场上运用,只是由于制造材料的制约,元末时期的火铳和火炮不仅准度极低,且十分容易炸膛,往往还没有伤人,便先伤了己,这极大的制约了火器武器的大规模应用。

  为了彻底解决火器武器炸膛的问题,赵信命工匠们一次又一次的开炉与锤炼,并对炼制过程做好记录,如这一次的火候大致是多少,风力多大,熔炼了多少时间,铁水的色泽,添加的焦炭多少,针对炼制时发现的问题与不足,工匠们聚集在一起讨论修正,相互传授经验,以此来提高。

  当然,也会有人想要藏私,不过赵信直接将铁匠分为两组,两组之间每月都根据炼出钢铁的好坏进行比对,哪一组炼得好,将来的工钱加倍,没婆娘的想办法给你找婆娘,有婆娘的想办法将他的婆娘接来。

  这道举措一实施,大家便不敢藏私了,每日生炉锤炼之余,都会聚在一起根据各种数据进行分析和讨论,而炼出来的钢铁也显然比此前要好了不少。

  除此之外,赵信还鼓励在出铁时,让他们添加其他的矿物进行实验,有些矿物能增加铁的硬度,赵信脑袋中没有多少化学知识,一切都只能靠这些人自行摸索。

  说来,许多人以为穿越回去,总是主角亲力亲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