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0章 吴三桂后悔了……
r />
  在战场上,吴三桂是杀戮果断的。可是,在人生道路的选择上,吴三桂却是很谨慎的。他的确有投靠虎贲军的心思,却没有到非投靠不可的地步。因为,高起潜的逮捕下狱,并没有殃及到他。相反的,他带领的部队,甚至还增加了一点。

  吴三桂可以清晰的感觉到,朝廷是在拉拢他。在给他增加部队的同时,还慷慨的给了他一个右军都督府都督的头衔。这样的头衔,即使是他的父亲都没有的。说实话,这个头衔,的确让吴三桂高兴了好几天,对朝廷的忠心,似乎又强烈了一点。

  在祖大寿带着大量的辽东骑兵投靠了鞑子以后,名震一时的辽东骑兵,就只有吴三桂这四千人,是完全掌握在朝廷手里的。朝廷投鼠忌器,的确不敢对吴三桂有太大的刺激,否则,这最后的四千骑兵,恐怕也要灰飞烟灭了。因此,无论是新首辅杨嗣昌,还是兵部尚书陈新甲,都觉得有必要,将吴三桂拉拢住。

  事实上,吴三桂一直觉得,朝廷对他的印象都不错。他的升迁之路,向来都是顺风顺水的。当初他率军救出父亲吴襄,朝廷还一度以此为佳话,传孝九边。他吴三桂的名字,从此被更多的人熟悉。撇开张准不论,他吴三桂,乃是朝廷军队中,最年轻的总兵官。

  就是因为一直觉得朝廷对自己也不错,吴三桂才始终无法狠下心来,投靠到虎贲军那边去。如果没有张准那种怪怪的眼光,或许吴三桂会主动一点。可是,一想到张准那怪怪的眼光,吴三桂就忍不住犹豫。他潜意识里感觉,好像张准对于他的投靠,也不是十分的期待。甚至,可能还有点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意味。

  只要想到张准的怪怪的眼光,吴三桂投靠虎贲军的念头,就很快消散。有一段时间,他甚至忘记了这个念头。一直撤退到了西安府以后,这个念头,才慢慢的强烈起来。没别的,主要是现状有点不太好。如果他不能另觅出路的话,只怕是要为朝廷殉葬了。

  朝廷带着大量的人马,撤退到了关中,导致这里人口剧增,物价飞涨。西安府的情况,正在慢慢的向京师转变。甚至,有可能变得比京师更加的糟糕一点。在京师,好歹只要你有钱,还能买到充饥的食物,但是在西安府,恐怕有钱也有点难度。

  陕西关中除了西安府周围的一块,其他地方,都被战乱反复的蹂躏过了,十室九空,赤地千里,根本不可能有什么粮食出产。关中所有的粮食,都要从其他地方运送过来。在某些时候,甚至连最基本的饮水都不能保证。

  在京师的时候,是物价飞涨,到了关中以后,物价还是飞涨,不要说一般的官员,就是上层的高官,都有点支撑不住了。很多逃到这里的官员,都已经绝望了,纷纷自谋出路。谁也不知道他们去了哪里。有不好的消息传来,说已经开始有人吃人肉了。

  物资短缺,物价飞涨,食不果腹,衣不蔽体,自然让士气低落到了极点。大家每天所做的事情,就是思考如何填报自己的肚子。军队也是如此。尽管朝努力的保证军队的供应,却也是三天两头的短缺。所有的朝廷军队,都已经到了崩溃的边沿。

  “部队的情况怎么样?”

  某天,吴三桂心事重重的问自己的军需官。

  “没有粮食。”

  “没有草料。”

  “没有被褥。”

  ……军需官张口就来。

  什么都缺,什么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