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有钱就是这么任性
�走了朱安平家,王玉花带着儿女分两路走了八里镇段家和王铁花家去。
亲戚不算多,却也忙活了好几天,才算走完。时间也很快到了正月十五,又挨着有娘家。
王玉花十四走了娘家送了饺子,十五一家人就拾掇了一番,全家出动,直接往八里镇,来了段家。
段太太和段老爷在大门口迎着,双方见了面,寒暄了一通,段太太接了瑾哥儿抱着,很是喜欢的摸摸他的头,又摸摸小脸。
段府里很大,下人也不少,主子却只有四个,所以张灯结彩喜气洋洋的也看着有些冷清,小四把去年赢的琉璃花灯拿了过来,瑾哥儿扭着身子要。
“扶着已经会走了。”王玉花看段太太不敢放他下去,笑着抓住瑾哥儿一个胳膊。
“这月底才一岁呢”段太太放下,扶着瑾哥儿一个胳膊,看他走的牢稳,伸着手追小四的琉璃花灯,笑的咯咯叫,眉宇间全是温柔的欢喜。
小四拿着花灯就给不瑾哥儿够到,姐弟俩在屋里玩了起来。段浩奇和姚若阳也凑热闹逗弄瑾哥儿。
姚若霞吩咐丫鬟把段太太准备各色小吃食端上来,热闹哄哄的。
段老爷看着呵呵直笑,时不时的跟姚满屯说两句。
一直笑闹晌午,吃了饭,瑾哥儿闹困,王玉花哄睡了他,段太太带一行人到后面的客院里歇息。
下晌才坐下来说话。
说着说着就说道了姚若阳的亲事。
“长得模样俊,学问又好,你们慌个啥”段太太疑惑。
“兰英姐是不知道,家里的老太太想说大闺女家的外孙女,有事儿没事儿的就住在家里不走,说不能说,撵不能撵。这十五过了还不知道会不会又过来住下”王玉花想到朱敏儿就觉得头大。
“还有这样的在别人家住着算咋回事儿结亲讲究的你情我愿,双方都有意。强逼哪有用”段太太诧异。
“实在没有办法,只能先给若阳定亲。定了人家,她们也不好再凑上来了。兰英姐认识的人多,也帮着瞅瞅,看有没合适的。”王玉花也有请求帮忙的意思。毕竟她认识人少,也不会看人。
段太太点点头,碰上这样的亲戚,老人又一味支持的,撵不能撵,打不能打,还真是一点办法都没有。又看了眼姚若阳,才十四岁的少年,俊白阳光,姚满屯自己丢下书本十来年都还能再考中举人功名,儿子也不会教差了。她寻思了下,“倒是有合适的,只是你也知道我们家是做生意的,跟那些官家和读书人不大来往,不太熟悉。新安县柳家的女儿,也是远近出名的,相貌人品也都很好。只是上门求亲的也多。”
“求亲多,那我们去求也八成够不着的。”王玉花听了虽然心动,却也知道自家几斤几两。
“她们家房头多,兄弟多是读书人,在朝为官的也有。”要不是那柳家不结商户,几个小姐大的定亲了,小的年纪太小,段太太也起过想法的。
“还有一家陈家,青山书院的山长,他们家虽然家境差些,但家里女儿才情都是数得着的。郭家是商户,孟家也有女儿,他们家从商户往仕途转,也考出了两个举子。”段太太觉得王玉花家发展的那么快,早晚不会拘在槐树村那个地方,所以提的这几家也都是新安县打头的。
王玉�
亲戚不算多,却也忙活了好几天,才算走完。时间也很快到了正月十五,又挨着有娘家。
王玉花十四走了娘家送了饺子,十五一家人就拾掇了一番,全家出动,直接往八里镇,来了段家。
段太太和段老爷在大门口迎着,双方见了面,寒暄了一通,段太太接了瑾哥儿抱着,很是喜欢的摸摸他的头,又摸摸小脸。
段府里很大,下人也不少,主子却只有四个,所以张灯结彩喜气洋洋的也看着有些冷清,小四把去年赢的琉璃花灯拿了过来,瑾哥儿扭着身子要。
“扶着已经会走了。”王玉花看段太太不敢放他下去,笑着抓住瑾哥儿一个胳膊。
“这月底才一岁呢”段太太放下,扶着瑾哥儿一个胳膊,看他走的牢稳,伸着手追小四的琉璃花灯,笑的咯咯叫,眉宇间全是温柔的欢喜。
小四拿着花灯就给不瑾哥儿够到,姐弟俩在屋里玩了起来。段浩奇和姚若阳也凑热闹逗弄瑾哥儿。
姚若霞吩咐丫鬟把段太太准备各色小吃食端上来,热闹哄哄的。
段老爷看着呵呵直笑,时不时的跟姚满屯说两句。
一直笑闹晌午,吃了饭,瑾哥儿闹困,王玉花哄睡了他,段太太带一行人到后面的客院里歇息。
下晌才坐下来说话。
说着说着就说道了姚若阳的亲事。
“长得模样俊,学问又好,你们慌个啥”段太太疑惑。
“兰英姐是不知道,家里的老太太想说大闺女家的外孙女,有事儿没事儿的就住在家里不走,说不能说,撵不能撵。这十五过了还不知道会不会又过来住下”王玉花想到朱敏儿就觉得头大。
“还有这样的在别人家住着算咋回事儿结亲讲究的你情我愿,双方都有意。强逼哪有用”段太太诧异。
“实在没有办法,只能先给若阳定亲。定了人家,她们也不好再凑上来了。兰英姐认识的人多,也帮着瞅瞅,看有没合适的。”王玉花也有请求帮忙的意思。毕竟她认识人少,也不会看人。
段太太点点头,碰上这样的亲戚,老人又一味支持的,撵不能撵,打不能打,还真是一点办法都没有。又看了眼姚若阳,才十四岁的少年,俊白阳光,姚满屯自己丢下书本十来年都还能再考中举人功名,儿子也不会教差了。她寻思了下,“倒是有合适的,只是你也知道我们家是做生意的,跟那些官家和读书人不大来往,不太熟悉。新安县柳家的女儿,也是远近出名的,相貌人品也都很好。只是上门求亲的也多。”
“求亲多,那我们去求也八成够不着的。”王玉花听了虽然心动,却也知道自家几斤几两。
“她们家房头多,兄弟多是读书人,在朝为官的也有。”要不是那柳家不结商户,几个小姐大的定亲了,小的年纪太小,段太太也起过想法的。
“还有一家陈家,青山书院的山长,他们家虽然家境差些,但家里女儿才情都是数得着的。郭家是商户,孟家也有女儿,他们家从商户往仕途转,也考出了两个举子。”段太太觉得王玉花家发展的那么快,早晚不会拘在槐树村那个地方,所以提的这几家也都是新安县打头的。
王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