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六章:德国投降
��、英军的先头部队则已前出到易北河,距德国首都100—120公里。1944年开始的时候,德军医燃油数量庞大的军队,但是都处在苏军的包围之中,各部队都在节节败退。列宁格勒方面军在同德军库尔兰集团作战;白俄罗斯第3方面军肃清了东普鲁士集团;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彻底歼灭了格丁尼亚地域德军集团残部,其一部兵力在但泽西北前出到波罗的海沿岸;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抵达奥得河,在屈斯特林地域夺占数个登陆场。并于粉碎德军波美拉尼亚集团后着手变更部署,以占领施韦特至大加斯特罗泽一线,乌克兰第1方面军在大加斯特罗泽至彭齐希间逼近尼斯河,并在诺伊施塔特、拉蒂博尔地段逼近捷克斯洛伐克边境;乌克兰第4方面军进抵拉蒂博尔、日利那一线,乌克兰第3、第2方面军攻占了维也纳。

  此时苏军迫近柏林。给德国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希特勒命令部队据守柏林。绝对不能让苏军攻占第三帝国首都。防守柏林方向的是海因里希上将指挥的“维斯瓦”集团军群,这个集团军群下辖坦克第~~-更新首发~~3集团军、第9集团军以及舍尔纳元帅指挥的“中央”集团军群所属坦克第4集团军、第17集团军,此外还有陆军总部预备队的8个师,总计48个步兵师,9个摩托化师,6个坦克师,以及许多其他部队和兵团,共约100万人。

  另外这个集团军群拥有火炮和追击炮10400门、坦克和强击火炮1500辆、作战飞机3300架。此外,在柏林市还组建了200多个国民突击队营,守军总兵力超过20万人。德军在柏林方向的防御是重兵密集的纵深防御,包括奥得河——尼斯河地区及柏林防御地域:奥得河——尼斯河地区构筑三道防御地带,纵深20—40公里;柏林防御地域包括外层、内层和市区三道环形围郭。在屈斯特林登陆场之前和科特布斯方向,防御工事尤为坚固,这里集中了最强的军队集团。屈斯特林登陆场当面之德每3公里正面1个师。每1公里正面60门火炮、17辆坦克。德军统帅部采取了各种措施。阻止苏军夺取柏林。而盟国也想抢占柏林,尽管反希特勒同盟各大国就柏林划归苏军作战区已达成有协议。

  苏军最高统帅部在准备对德军的最后一战——强击柏林时,严守反希特勒同盟各国商定和宣布的迫使德国在政治、军事和经济上无条件投降的政策。参加柏林战役的有:白俄罗斯第1、2方面军,乌克兰第1方面军,波罗的海舰队一部,空军远程航空兵第18集团军,国土防空军及第聂伯河区舰队。此外,还有波兰第1、2集团军。苏军集团共有162个步兵师和骑兵师,21个坦克军和机械化军、4个空军集团军,250万人。火炮和追击炮约4.2万门、坦克和自行火炮6250余辆、作战飞机7500架。这样就造成了数倍于德军的优势:人员比德军多1.5倍,炮兵多3倍,坦克和自行火炮多3.1倍,飞机多1.3倍。各方面军主要突击方向的对德军优势更大。

  苏军在战前制定的作战计划规定。苏军计划以三路进击柏林,以朱可夫元帅指挥的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作为最强大的集团和攻击的先头部队突破奥德河东、西两岸防线和附近若干地段,从东面攻击。以科涅夫元帅指挥的乌克兰第1方面军前出到尼斯河东岸的南部直到苏台德山麓,从南面攻击。以罗科索夫斯基元帅指挥的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前进到奥德河下游,从北面攻击。

  就整体战略而言,苏军将会在宽大正面实施数个猛烈突击,合围柏林集团,同时予以分割,逐一消灭。苏军最高统帅部大本营特别重视时间这一因素,要求战役高速度进行。在12—15昼夜内结束。各方面军司令根据大本营的企图定下了决心。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奉命以第47集团军、突击第3集团军、突击第5集团军和近卫第8集团军的兵力从屈斯特林登陆场实施主要突击,于战役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