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出书
王静辉在书房中把自己来到宋朝后所“盗窃”的诗词全部整理了一遍后,在书稿的封面上厚颜无耻的加上了自己的名字后来到了城郊外的商务印书馆。曾掌柜确实是个管理能手,商务印书馆被他打理的井井有条,王静辉看着雇工们忙碌有序的身影,很满意的点了点头。这时曾掌柜带着商务印书馆的账房先生赶到了他的身旁,原来他们还以为王静辉是来搞突击检查的。

  王静辉把书稿交给他们,告诉他们今天的来意后,曾掌柜十分好奇的翻开书稿想看看东家到底写了什么样的诗词,居然能够拿出来刊印出版。虽然他知道东家与汴都开封当今风头最火的词人是同名同姓,但他一想到东家成天忙碌的身影便觉得这不可能是一个人,其实王静辉写诗词的事情只有赵顼兄妹和最初跟着他的刘账房知道原委,其他人也曾好奇的问过他是否是外界的那个火爆的词人的时候,王静辉只是笑着也不回答,所以周围的人从来都不知道自己的东家会写诗词。

  宋朝文人自己自费出书也好,还是应印刷作坊之邀出版自己的作品也罢,这都已经是非常普遍的了,曾掌柜执掌商务印书馆以来,也曾有过这样的想法,但自己的东家小心谨慎,还特意嘱咐他不要在这方面犯错误,后来商务印书馆承接皇家御览图书的刊印后,更是没有时间来刊印个人作品,久而久之也就淡忘了这方面的事情。这里其中缘由之一也是因为出版这些个人作品的利润极低,自己是小作坊主的时候可能会在意这点儿利润,但跟了王静辉之后,那次的生意的利润要是少于一万贯,那对于他来说简直就是亏本儿的代名词,后来更是做了一次《太平御览》得到七十万贯的大买卖之后,他就更看不上这点儿利润了。

  作为开封文化界的一员,曾掌柜对现在谁是现今最火的词人心中当然是非常有数的,他心里之所以有数不是想外面那些读书人那种想法,因为流行词人现在的地位不亚于王静辉那个时空中九十年代大陆年轻人对港台四大天王知名度,他们是能够给商务印书馆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曾掌柜也虽然不屑于那点儿利润,但随着皇家御览图书刊印的收尾,他也在寻找新的立足点,这些当红词人当然也是他眼中的猎物之一。现今最火的词人莫过于与东家同名同姓的王静辉了,不过这个人可是让开封大大小小的书商都撞了南墙,居然除了一个姓名和诗词外没有留下一点儿线索,有的书商已经开出了天价想要出版他的诗词,不过冒牌货倒是很多。曾掌柜也有这种想法,但前一段时间已经把他忙坏了,也就放弃了这种想法。

  曾掌柜接过王静辉手中的书稿,第一页便让他很吃惊:《岚山诗抄》,下面还有王静辉著。他急忙翻开书稿仔细阅读,发现东家给的这本《岚山诗抄》其实就是汴梁城中广为流传的那个传奇词人王静辉的作品。他小心的问道:“东家,这次您要把你的诗词刊印出版吗?”

  王静辉看到曾掌柜那犹疑的神情便才想到自己身边的人还都不知道自己写诗词的事情呐!他笑着说道:“曾掌柜,瞧我这记性!我还忘了和你说,这本《岚山诗抄》是我前几年四处游览途中所作,朋友看着说不错所以我也就厚颜拿出来刊印出版了。曾掌柜你看这书稿怎么样?”

  曾掌柜大致翻阅了一遍书稿,发现外界流传的王词在这本书稿中全部都有收入,而且还有两三首诗词是自己从来没有听过的,曾掌柜文才也不差,当然能够判别出来一首诗词的好坏,当下也就对自己的东家就是外界的那个火爆词人的想法就肯定了。曾掌柜回答道:“东家可是解了我一大难题,我还正烦上那去找这些词的作者呢,没想到就是东家你啊!”

  王静辉笑着说道:“这些诗词本是闲来无事的时候写的,也没有人看到过,但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