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一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二)
�对零式系列的低翼载荷问题,它在整个气动布局上是比较奇特的,上部线条较平整,下腹部较大,整体外形和p51相似。

  f-20黑鹰战斗机的瞬时功率和机动姓能非常强,火力大,飞行员的视野范围非常大,速度和航程同样保持在第一流的行列,最主要的特点是大面积采用高强度的铝钛合金,对油箱等关键位置都有特别的保护。

  f-20黑鹰战斗机服役之后就获得了非常好的评价,国内各大军工制造企业和巴伐利亚飞机制造厂都在加快生产,短短一年时间就生产了八千多架,成为整个世界空中战场的王牌杀手。

  在英德两国的空军较量中,黑鹰战斗机甚至制造了一条黑鹰噩梦走廊。

  截止1941年4月,中国海军已经拥有了12艘新西伯利亚级航空母舰、22艘雅宾斯克级航空母舰和307级护航航母25艘,在战争期间新服役的巡洋舰多达72艘,驱逐舰达到225艘,在建的航空母舰计划仍然多达14艘。

  这是一个技术不断进步更新的时代,f-20黑鹰战斗机从投入生产到今天,短短一年半的时间就有三次技术改造,衍生出六个型号,对应的舰载机f-202系列也有两个型号,最新型号换装的狮鹫发动机已经将马力提升到2000马力。

  即便如此,黑鹰战斗机仍然是一种最后的辉煌。

  f-7和f-8之间的复杂竞争最终是以f/fei-8系列获得了胜利,两侧进气的f/fei-8系列史无前例的匹配了上海电气公司制造的机载雷达,功率虽然并不大,但也可以算是划时代的机型,长达十年的技术积累和研制、试验使得f/fei-8系列从一诞生就超越了f/fei-7系列。

  为了适应海军舰载机的计划,江南重工在和现代重工的长期比拼中,实际上将f-8和fei-8分开单独设计的策略,除了大部分应用材料、零部件和发动机相同外,fei-8舰载机和f-8喷气式战斗机本质上完全属于两种战斗机,对应着两种完全不同的设计参数。

  这个策略让江南重工笑到了最后,在空军和海军的竞购中都占据了上风,现代重工虽然在新飞机工程上惨败,甚至在运输机、预jing机等合同上都吃了重亏,仅有直升机项目赢了下来,但他们毕竟也在新航母的计划中连胜两局,不仅手握着新西伯利亚级航母的制造合同,同时拿下了下一代鄂木斯克级航母的预研经费,仍然保持着军舰制造的霸主地位。

  江南、富国、现代三大重工在新一代喷气式运输机、驱逐舰、潜艇、远程轰炸机、巡洋舰、装甲车、自行火炮、导弹上的竞争则还在激烈继续中,甚至连自动步枪的项目上,三大重工也剧烈的纠缠着,虽然大股东同为阜康财团,但他们都属于上市公司,必然有自己的利益要去追求和保护。

  根据需要,他们也不断的实施联合生产,相互合作,即便在喷气式战斗机的项目中失败了,现代重工仍然会为江南重工代工生产,提供发动机和零配件。

  f/fei-8系列战斗机的突然出现使得整个世界空军历史都开启了一个新起点,一个新时代被拉开了,f-20/202系列的螺旋桨战斗机真的成为了最后的绝唱,同时面对两个系列的超级战斗机的威胁,大西洋联盟一方面加强mk喷火战机和p51战机的改进,另一方面投入所有人力物力进行喷气式战机的研发。

  然而,这是一条非常漫长的道路,从开始研制到最终稳定的投产,中国208工程院走了将近二十年的道路,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追赶上的差距,他们即便生产出新的喷气式战斗机,也会发现自己面临着更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