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一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二)
�,你觉得我们有多少胜算?”
蔡锷沉思片刻,道:“主席,其实我觉得我们基本有八成的胜算,不管英美如何想,一个非常重要关键点在于军工武器的生产能力和资源供应,我们在这方面还是占据了绝对的优势。从一开始就打下澳大利亚后,这就是开启一个小小的洞口,而这个洞口慢慢的越来越大。可以这么说,我们依靠整个欧亚大陆和澳大利亚、非洲的资源,而他们只靠美洲的资源,这个战争其实胜负已分了。我们目前的任务就是要继续消耗对手,等到合适的时机再全面发力。我们在西欧战场和对手剧烈的消耗着,这就让俄军无法获取足够的支援,而我们的军工业也在快速制造生产,一年之内,我们和俄军在军事装备上的差距就会非常明显。从俄军开始突破,一旦击溃俄军,我们就能全面进入欧洲战场。在这期间,我们还是要务必保证海军的平衡,如果海军不能限制美英海军,结局就有点不好说了!”
胡楚元微微点头,问道:“那你打算怎么办?”
蔡锷道:“现在的问题是美国海军可以通过巴拿马运河两面调动,我们的海军要想从大西洋赶回太平洋耗时太久。我们也曾考虑进攻巴拿马,感觉意义不大,除非是直接炸毁巴拿马运河。现在想来,最好的办法还是在珍珠港驻扎更大规模的舰队,吸引美国海军随时在太平洋做好决战的准备,另外再尽量支援地中海联合舰队,保证从地中海到印度洋的通路。”
胡楚元点着头,道:“你们看着办吧,具体要怎么打,这是你们的事情,只要你们觉得这是最好的选择就行。”
蔡锷道:“明白了,主席。关于这场战争,虽然我们准备的更充分,可也至少还需要一年的时间才能将军力提升到巅峰,这个时候再和对手决一死战,胜则一胜到底,敌人无处可逃,一处败则处处败!”
胡楚元苦笑着。
如果中国在一处战败,何尝也不是一处败而处处败,恰恰因此,蔡锷才不敢在莫斯科外围冒险,重新上演当年占领莫斯科的辉煌战绩。
这是值得表扬的。
这种规模的大战争,不到逼于无奈,确实是依然要以稳为上。
……法国人到底怎么了?
难道是在那伟大的拿破仑时代耗光了所有的气魄和胆略吗?
这个问题实在是让整个世界都为之唏嘘呢!
中德vs英美法俄,从牌面上来看怎么都是大西洋联盟占据着更多的优势,可当德国人只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让法国沦陷,法国的整个工业产能和在过去几年间不断筹备的军事物资都归属德国人后,整个战局就已经走向了另外一种崩塌。
如果说这一次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有哪一点对整个局势影响最大,那毫无疑问就是法国人的迅速溃败,超过三百多万的大西洋联军只能狼狈的撤到英国和西班牙,更多的法军只能就地投降。
随着法国临时政斧的成立,法国撤出大西洋联盟,重新转投到亚欧同盟阵营,它的战斗力不值得重视,可它的工业生产能力足以让整个大西洋同盟为之厌恶。
凭心而论,法国人在整个备战阶段一直是非常积极的,他们在坦克的研制投入几乎仅次于中美两国,甚至比英国投入的技术力量更多。
哈乞开斯h-39、雷诺r-35、雷诺r-37、索摩亚s-35、夏尔b1是法军最主要的五种坦克,其中仅雷诺r-37就装备了三千多辆。
蔡锷沉思片刻,道:“主席,其实我觉得我们基本有八成的胜算,不管英美如何想,一个非常重要关键点在于军工武器的生产能力和资源供应,我们在这方面还是占据了绝对的优势。从一开始就打下澳大利亚后,这就是开启一个小小的洞口,而这个洞口慢慢的越来越大。可以这么说,我们依靠整个欧亚大陆和澳大利亚、非洲的资源,而他们只靠美洲的资源,这个战争其实胜负已分了。我们目前的任务就是要继续消耗对手,等到合适的时机再全面发力。我们在西欧战场和对手剧烈的消耗着,这就让俄军无法获取足够的支援,而我们的军工业也在快速制造生产,一年之内,我们和俄军在军事装备上的差距就会非常明显。从俄军开始突破,一旦击溃俄军,我们就能全面进入欧洲战场。在这期间,我们还是要务必保证海军的平衡,如果海军不能限制美英海军,结局就有点不好说了!”
胡楚元微微点头,问道:“那你打算怎么办?”
蔡锷道:“现在的问题是美国海军可以通过巴拿马运河两面调动,我们的海军要想从大西洋赶回太平洋耗时太久。我们也曾考虑进攻巴拿马,感觉意义不大,除非是直接炸毁巴拿马运河。现在想来,最好的办法还是在珍珠港驻扎更大规模的舰队,吸引美国海军随时在太平洋做好决战的准备,另外再尽量支援地中海联合舰队,保证从地中海到印度洋的通路。”
胡楚元点着头,道:“你们看着办吧,具体要怎么打,这是你们的事情,只要你们觉得这是最好的选择就行。”
蔡锷道:“明白了,主席。关于这场战争,虽然我们准备的更充分,可也至少还需要一年的时间才能将军力提升到巅峰,这个时候再和对手决一死战,胜则一胜到底,敌人无处可逃,一处败则处处败!”
胡楚元苦笑着。
如果中国在一处战败,何尝也不是一处败而处处败,恰恰因此,蔡锷才不敢在莫斯科外围冒险,重新上演当年占领莫斯科的辉煌战绩。
这是值得表扬的。
这种规模的大战争,不到逼于无奈,确实是依然要以稳为上。
……法国人到底怎么了?
难道是在那伟大的拿破仑时代耗光了所有的气魄和胆略吗?
这个问题实在是让整个世界都为之唏嘘呢!
中德vs英美法俄,从牌面上来看怎么都是大西洋联盟占据着更多的优势,可当德国人只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让法国沦陷,法国的整个工业产能和在过去几年间不断筹备的军事物资都归属德国人后,整个战局就已经走向了另外一种崩塌。
如果说这一次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有哪一点对整个局势影响最大,那毫无疑问就是法国人的迅速溃败,超过三百多万的大西洋联军只能狼狈的撤到英国和西班牙,更多的法军只能就地投降。
随着法国临时政斧的成立,法国撤出大西洋联盟,重新转投到亚欧同盟阵营,它的战斗力不值得重视,可它的工业生产能力足以让整个大西洋同盟为之厌恶。
凭心而论,法国人在整个备战阶段一直是非常积极的,他们在坦克的研制投入几乎仅次于中美两国,甚至比英国投入的技术力量更多。
哈乞开斯h-39、雷诺r-35、雷诺r-37、索摩亚s-35、夏尔b1是法军最主要的五种坦克,其中仅雷诺r-37就装备了三千多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