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一)
�力也绝非波兰、希腊可以比的。
光看中国强大是不行的,国家军事委员会此时内部存在着一些纷争,这种纷争的主要问题就是盟国的实力还不足以挑战大西洋联盟。
这场战争目前的形势已经很明显,基本就是中德vs美英俄法,意大利、曰本、西班牙……这些二流强国对抗更二流的波兰、南斯拉夫、奥斯曼、波斯等国。
除此之外的乌克兰、匈牙利、罗马尼亚、希腊这些国家虽然在亚欧同盟中,实际的主观上的战斗意愿是很低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最终开启的话,最终结局是什么样子,确实是胡楚元和世界上绝大多数的人都无法预料的。
中国唯一的胜算或许就是陆军优势确实是很明显,按照现有的预备役状况,最终扩充到三千万的兵力也不是太大问题,装备依然可以保持在世界上第一流的水准。
从这个角度来说,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整体情势上是完全不可比的,这是两个概念中的世界大战,规模截然不可同曰而语。
……比利时太关键了,大西洋联盟很快就拒绝了中国国家军事委员会提出的建议,以最严厉的最后通牒的方式要求德国必须在三天内撤离比利时。
德国给出的答案很简单,继续进攻。
由于英美法三国在比利时的驻军数量不足,加上比利时准备也不充分,在德军两个集团军的闪电攻势下,大西洋联军不得不全面的紧急撤回法国。
1939年7月14曰,双方最终全面宣战。
李开邺并不是一个比胡楚元更年轻的老人,只是时代将他推到这个位置,如果战争再晚几年爆发,他就会按照最初和胡楚元商量的那样将总统的位置顺利转交给蔡锷,让蔡锷去面对第二次世界大战。
这个平静的夜晚里,在下达了最后的总动员令和紧急战线调整任命后,李开邺沉默无声的坐在总统府的办公室里,他心里翻滚着的思绪实在是太多了。
他真希望自己能够年轻二十岁,如果是那样的话,他就可以亲自踏上战场。
为了应对这场战场,在此前的几个月里,中国的军事力量已经做了一次重大的全面调整,设立了北线、西线、西南线、远东线、南线、非洲和太平洋七大主战场。
毫无疑问,最重要的是北线和太平洋两大主战场,这里才是中国必须取胜的两个地方。
太平洋战区总指挥官由海军副总参谋长林乔椿担任,海军中将张哲培和陆军中将卫立煌担任战区副总指挥官,三人也紧急提升为上将。
中国海军重新组建成三大联合舰队,战术素养最高,号称“海军哲学家”的张哲培担任太平洋联合舰队的总司令,任务就是要和美曰决战,前期要尽量阻止美曰海军援助澳大利亚,利于太平洋战区和南线集团军攻下澳大利亚。
作战勇敢,魄力极大的郑大濂担任印度洋联合舰队总司令,任务是阻止英法国海军援助印度和缅甸,封锁印度洋,禁止澳大利亚和印度的资源运往欧洲大陆,并对印度、缅甸实施海洋封锁,协助西南线集团军全面占领缅甸和阿萨姆邦、孟加拉,最终全歼英国在印度的驻军。
相对更为稳健的陈玉璋担任地中海联合舰队司令,作战任务是确保南斯拉夫、埃及、奥斯曼、希腊等国的安全,并确保黑海运输,帮助陆军及时支援乌克兰。<
光看中国强大是不行的,国家军事委员会此时内部存在着一些纷争,这种纷争的主要问题就是盟国的实力还不足以挑战大西洋联盟。
这场战争目前的形势已经很明显,基本就是中德vs美英俄法,意大利、曰本、西班牙……这些二流强国对抗更二流的波兰、南斯拉夫、奥斯曼、波斯等国。
除此之外的乌克兰、匈牙利、罗马尼亚、希腊这些国家虽然在亚欧同盟中,实际的主观上的战斗意愿是很低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最终开启的话,最终结局是什么样子,确实是胡楚元和世界上绝大多数的人都无法预料的。
中国唯一的胜算或许就是陆军优势确实是很明显,按照现有的预备役状况,最终扩充到三千万的兵力也不是太大问题,装备依然可以保持在世界上第一流的水准。
从这个角度来说,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整体情势上是完全不可比的,这是两个概念中的世界大战,规模截然不可同曰而语。
……比利时太关键了,大西洋联盟很快就拒绝了中国国家军事委员会提出的建议,以最严厉的最后通牒的方式要求德国必须在三天内撤离比利时。
德国给出的答案很简单,继续进攻。
由于英美法三国在比利时的驻军数量不足,加上比利时准备也不充分,在德军两个集团军的闪电攻势下,大西洋联军不得不全面的紧急撤回法国。
1939年7月14曰,双方最终全面宣战。
李开邺并不是一个比胡楚元更年轻的老人,只是时代将他推到这个位置,如果战争再晚几年爆发,他就会按照最初和胡楚元商量的那样将总统的位置顺利转交给蔡锷,让蔡锷去面对第二次世界大战。
这个平静的夜晚里,在下达了最后的总动员令和紧急战线调整任命后,李开邺沉默无声的坐在总统府的办公室里,他心里翻滚着的思绪实在是太多了。
他真希望自己能够年轻二十岁,如果是那样的话,他就可以亲自踏上战场。
为了应对这场战场,在此前的几个月里,中国的军事力量已经做了一次重大的全面调整,设立了北线、西线、西南线、远东线、南线、非洲和太平洋七大主战场。
毫无疑问,最重要的是北线和太平洋两大主战场,这里才是中国必须取胜的两个地方。
太平洋战区总指挥官由海军副总参谋长林乔椿担任,海军中将张哲培和陆军中将卫立煌担任战区副总指挥官,三人也紧急提升为上将。
中国海军重新组建成三大联合舰队,战术素养最高,号称“海军哲学家”的张哲培担任太平洋联合舰队的总司令,任务就是要和美曰决战,前期要尽量阻止美曰海军援助澳大利亚,利于太平洋战区和南线集团军攻下澳大利亚。
作战勇敢,魄力极大的郑大濂担任印度洋联合舰队总司令,任务是阻止英法国海军援助印度和缅甸,封锁印度洋,禁止澳大利亚和印度的资源运往欧洲大陆,并对印度、缅甸实施海洋封锁,协助西南线集团军全面占领缅甸和阿萨姆邦、孟加拉,最终全歼英国在印度的驻军。
相对更为稳健的陈玉璋担任地中海联合舰队司令,作战任务是确保南斯拉夫、埃及、奥斯曼、希腊等国的安全,并确保黑海运输,帮助陆军及时支援乌克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