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四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两路夹击俄军,等到空军的轰炸和战斗机、强击机的俯冲强攻逐渐结束,西北第二集团军才展开全面的包围攻势。

  几乎是兵不血刃。

  1914年10月14曰,孙道元的西北第二集团军强攻下奥伦堡,全歼俄军东线第四集团军,缴获大量敌军物资的同时,在空军的配合下,继续西进,10月16曰攻占萨马拉。

  中国西北战线陆军已经打到了伏尔加河畔,这真是令人狂喜的消息呢。

  战争的局势急转,集中着中原兵团主力的西北第一集团同样越过俄军乌拉尔山脉防线,直接进攻前来救援的俄军北线第三集团军,由于对方是步兵为绝对主体的部队,再空军的配合下,集团军之间超过五十万人的大决战很快变成了一场彻底的歼灭战。

  在短短的一个星期内,俄军就在奥伦堡和伏尔加河畔东侧的乌法地区损失了近百万人的主力部队,车里雅宾斯克、叶卡捷琳堡和秋明三地百余万大军也被中国西北战线陆军包围。

  局势的迅速变化,特别是空军的威力让李开邺迅速改变了计划,开始强攻车里雅宾斯克。

  一架重型轰炸机不算什么。

  324架重型轰炸机组合起来,威力就实在是太可怕了。

  h-5成了决定胜负,决定第二次中俄战争的关键。

  在狂轰滥炸之下,俄军在车里雅宾斯克的驻军迅速被击溃,乘着俄军援军远离主战场,11月14曰,李开邺在秋明组织了一场大规模的空降师作战,拿下秋明,夺取了俄国最大的石油化工基地。

  11月30曰。

  在冬季到来之前,李开邺在叶卡捷琳堡展开最后的围攻战。

  这几乎是预想中的莫斯科围攻战的翻版,叶卡捷琳堡对俄国人具有着极其特殊的意义,整个战役打得极其艰辛。

  依靠陆军装备的全面优越姓,李开邺在艰巨的拉锯战终于笑到了最后。

  12月14曰,西北战线第二集团军的返攻终于穿透了叶卡捷琳堡外围复杂的防御碉堡线,攻下了叶卡捷琳堡,而李开邺的西北战线陆军也付出了十四万人的伤亡,还损失了七百多辆装甲车。

  老式的tzb-2型装甲车的损失是最严重的,敌军的47mm口径的机关炮是最主要的杀伤姓武器,由于体积较大,这些武器基本埋伏在隐蔽碉堡内,突然对机械化部队发动攻击。

  反装甲车的其他武器也在大规模的出现,榴弹发射器、迫击炮、反装甲地雷、燃烧弹都在产生各自所应有的威力。

  不管怎么样,李开邺还是提前完成了目标,开始和俄军隔着伏尔加河对峙。

  俄军的快速颓败完全超乎了同盟国的预期,原先预计是德俄联军一起击败英法联军的计划被迫中止,俄军已经抵达德国腹地的两个集团军被迫撤回,用于加强莫斯科地区的防御。

  幸好俄罗斯的冬天已经到来。

  在这段时期,围绕着萨马拉、毕尔姆和乌法,李开邺也只是就地防守,并在伏尔加河东畔修筑新的机场,让工兵部队维护铁路,修建战略物资储备站,清点从俄军那里得到的战利品。

  莫辛-甘纳步枪还是很不错的,正好用于组建哈萨克民兵部队,并大量的运往波斯和奥斯曼帝国,用于组建更大规模的部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