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大战在即
  飞机一千三百多架,大小各口径火炮两万余门。

  由于飞行员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培养的,所以乔安邦短时间内只能给东北方面军配属一千三百架战机。

  战机不是问题,主要是飞行员。

  为了方便指挥,乔安邦在各部队完成扩编后一个月,即39年一月,正式对麾下所有乔家军进行了统一整编。

  整编后的乔家军共拥有十五个集团军,十六个独立装甲师,两个空军师。

  十五个集团军又分编为华东方面军和东北方面军两大战略集团。

  其中五个集团军,五个独立装甲师隶属华东方面军,十个集团军和十个装甲师隶属东北方面军。

  另有一个集团军和一个装甲师别称是平津集团军,他名义上隶属东北方面军,实际上直属乔安邦个人指挥。

  同时,李品仙个人也是兼任东北方面军副司令与平津集团军司令员二职。

  由于二十万伪军和三十万乔家军都是有作战经验的老兵,所以这次增加的三十万新兵,并未造成部队战斗力严重下降。

  见手中兵力已经差不多够用,乔安邦开始将目光瞄向了俄国人。

  其实在,过去的两个多月里,俄国人也没有闲着,首先自然就是抗议日本人强行攻占俄国固有领土海参崴。

  并因此向日本政府提出了严正抗议。

  不过俄国人虽然外交上叫嚣的凶,实际上军事行动上却迟迟未展开。

  这倒不是俄国人怕了日本人,而是他们忌惮正在积极扩军备战的乔家军,准确的来说,是乔家军的东北方面军。

  反之,早在苏联完成了统一,俄国逐渐强大后,俄国人就一直在找机会向日本人开战,以便于他们夺回日俄战争时期被迫额让给日本的库页岛南半岛。

  如果没有乔家军在东北的威胁,俄国人说不定早已经对海参崴发起进攻,将日本人赶下大海喂鱼去了。

  有鉴于乔家军在东北地区的兵力膨胀迅速,为了确保其远东地区的安全,俄国人通过西伯利亚铁路和中东铁路朝远东边境地区调集了大量军队。

  到39年二月初,俄国人已经陆续在外蒙等边境地区集结了超过四十万大军,数以万计的火炮与数千辆坦克战车。

  同时,援军还在从俄国腹地不断征调开赴途中,此时俄国国力强盛,军队数量已经达到了数百万,而且还拥有近千万的后备兵源。

  其战争动员能力和战争潜力那是极其惊人的。

  得知乔安邦正在积极备战,同时也为了惩戒可恶的日本人,俄国人这次卯足了劲决定要在远东地区和乔家军大干一场了。

  因为双方都知道,随着乔家军日益强大,和平相处已经不可能,双方必有一战,以此来确定东北亚的霸主地位。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