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黄金的终焉(四十五)
msp; “一开始你就错了。你认为人类是创造物,是应该无条件服从你的附属品,永远都应该是如此。”

  “人类是我创造的,是整个生态圈的一部分,理当——”

  “人类从属自然的同时也独立存在。”

  罗兰打断了怨念一般的话语。

  “从思考着‘如何更好的活下去’,开始制造工具建立文明的那一刻起,人类和自然的关系就开始发生了改变。”

  “……”

  “人类是你的创造物,是你的附属品,更是你的孩子。附属品永远不会发生变化,可孩子终归会长大,会叛逆,会离开父母独立。”

  “你不过是个旁观者罢了,不要说得好像什么都知道——”

  “我知道,因为我自己也是这样。”

  罗兰很清楚自己是什么样子。

  对于李林来说,罗兰不过是用来验证课题和方法,探索最终答案的手段罢了,也是那些不愿屈服于帝国的人们为了团结起来,和帝国战斗下去所树立起来的一杆旗帜,一个象征罢了。。

  从头至尾,除了极少数亲近之人,在敌我双方绝大多数人眼中,罗兰.达尔克就是一个符号,一个名为“英雄”的广告牌,一个承载各种意志的容器。

  是“英雄”,而非“活生生的人”。

  人们渴望“英雄”,“英雄”不会让人们失望,“英雄”不能让人们失望。

  一路走来,“英雄”所肩负的沉重,他早已知晓。

  既然早就清楚了……为什么还会想成为“英雄”呢?

  是因为还没有了断和李林之间的恩怨吗?

  是因为有美丽的女孩在身边吗?

  还是因为民众会反复歌颂自己的名字呢?

  那些表露于外的现象——并不是他期望之事的本质。

  “英雄”能成就寻常人无法完成的事情。

  “英雄”即使身在绝望之中也依然不放弃。

  正因为能够驾驭卑鄙又幼稚的感情,并且能够凭自己的意志成就应当完成之事,这种人才会被称为“英雄”;

  要想改变这个残酷的世界,给黑暗中带来一丝曙光的,必须是能够突破绝望的“英雄”。

  正因如此,罗兰才会对“英雄”怀有憧憬,怀着对英雄和理想的憧憬不断前进,直到今天,站在与李林同一高度上。

  “你……盖亚最初创造人类时,想要得到的,既不是‘伙伴’,也不是‘朋友’,而是‘奴隶’与‘人偶’,你要的只是能随心所欲地摆布的对象吧?”

  “……没错。”

  仔细一想,这也是很理所当然的事情。

  一切自星球生态圈诞生。

  人类和其它生命原本就是星球的一部份。

  站在星球意志——盖亚的立场上,当然不可能将自己的一部分视为与自己对等的存在。

  人类也是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