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人也就跟着老实下来。

  其次还有魏国宗室、宫婢的安置问题。魏临和魏国宗室必然是要被送去齐国的,哪怕被当成吉祥物摆设供起来,齐国也不可能允许他们继续留在这里,于是鲁巍那边需要分出兵力护送他们去上京,其中像将乐王府老王妃和灵寿郡主魏初,万春公主等,这些人俱是女眷,于大局关系不大,与顾香生也素有旧交的,夏侯渝便没将她们列入名单中,反让她们留下来,继续在原处居住,又派了士兵保护,避免她们受到骚扰。

  至于那些魏宫里的内侍奴婢,夏侯渝签了手令,给他们发放遣散费,一一遣散,少数像杨谷那样的近身侍从,则被允许跟着魏临赴齐。

  这些事情梳理起来并不复杂,但真正做起来,却是千头万绪,譬如清点魏宫财物一项,没有一月两月,必然是做不完的,魏国宗室也不可能一口气就送过去,还得分批护送。

  如此这般,待忙到来年一月时,鲁巍就发现肃王日复一日逐渐焦躁起来,整个人由里到外透着一股焦灼,也并非待人处事变得暴躁,但鲁巍与他相处久了,自然有所感觉。

  鲁巍不明原因,便寻了个机会私下问他:“殿下近来可是水土不服,身上不爽利?”

  夏侯渝却道:“我少年时在魏国度过,如何会水土不服,倒是军中有些将士不适南方湿热,纷纷病倒,军中医师不够,还得从城中多寻几个大夫来看病才是。”

  鲁巍心说你既然没有水土不服,那为什么浑身都焦躁不安,但这话有些交浅言深,却不太好说出口,他为人谨慎小心,这阵子虽然因为朝夕相处的缘故,两人熟稔了许多,不过鲁巍在没有充分了解这位肃王殿下的性情之前,绝不会胡乱说话。

  但他脸上欲言又止的表情已经出卖了他,夏侯渝见状就笑道:“鲁将军有什么话不妨直说,难道我是很不好说话的人么?”

  鲁巍暗暗松了口气,心说你没笑之前是挺吓人的,而且越发像陛下了。

  “我见殿下近来有些抑郁寡欢,不知是否担心交接不利?若是如此的话,大可不必担心,魏国已降,余下琐事不足为虑,军中士兵我也下令严加约束,断不至于发生像之前那样滋扰百姓的事情了。”

  夏侯渝叹道:“亦秀误会了,你带兵素来军纪严明,众所周知,些许害群之马不足以说明什么,我之所以神思不属,非因这里,乃是另有缘故。”

  鲁巍今年不到四十,并非世家出身,而是通过武举当上武将,后来被皇帝破格提拔,又靠着实打实的战功一步步走到今天这个位置的,可以说是寒门子弟出类拔萃的典型范例,他也感念皇帝的知遇之恩,其忠心自然毋庸置疑。

  这些人心里也是有一把杆秤的,诸皇子之中,他们自然更愿意亲近知兵而且善战的皇子,符合这两个条件的只有景王夏侯淳和肃王夏侯渝。

  景王脾气暴躁,难以捉摸,正常人都不爱与他共事,肃王性情温和讲理,也愿意礼贤下士,难得的是自己又亲身上过战场,立过柴州的战功,所以像鲁巍,虽然与夏侯渝过往交情不深,这段时间相处下来,也暗暗点头,觉得陛下若是属意这位殿下,将来说不定还能出位唐太宗。

  可以说,齐君这些年在提拔寒门子弟的事情上卓有成效,军中虽然也有钟锐贺玉台那样世家出身的武将,但像鲁巍这种也不在少数,再过数年,他们将会成为军队的中坚力量,这些人也很明白,他们能有今日,全得天子所赐,是以世家会为了家族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