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二六章:断尾
��世家的嫡系,偏支,家族延伸以及家族属地的工人,佃户等构成,一支军队之中,往往父子,叔侄齐聚,有时一个小队之内,彼此之间全是亲属,这种特属的构成使得他们打起仗来战斗力远超一般的军队,正如俗语所说的,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一人战死,激起的是幸存者更大的复仇**,从而爆发出更强大的战斗力.

  王强的第四营有着更好的装备,如果他们稳守,是可以在阵地战中消耗对手的战斗力的,但王强却偏偏选择了一个最愚蠢的作战方式,他全军出击,他要在札木合抵达之前将雄阔海所部歼灭干净.

  黄梁屯子这一战,惨烈之极.一万五千余秦家军对上了一万征北军第四营士卒展开了残酷的肉搏战,王强在错误地估计了对手的战斗力之后,又错误地将阵形的纵深拉得太薄,交战初始,便吃了大亏,被雄阔海率军一个突击便打穿了阵形,穿阵而出的雄阔海率军反卷而回,将队形展得过开企图包围雄部的王强第四营,险些被雄阔海反过来包围了.

  这是一场双方都试图包围对手的战事,两方竭尽全力调兵遣将,都想从敌军的侧翼打开缺口,在黄梁屯子左翼的七道桥,双方突破,反击,夺回,再突破,再反击,再夺回,同样的戏码在一整天之中上演了无数次,小小的七道桥这块方圆不过五里的地方,集尸如山,血流成河.

  七道桥双方的争夺在午后,征北军逐渐占了上风,毕竟第四营是养精蓄锐,秦家军是长途逃亡而来,初时的勇武和热血在敌人的坚韧面前一点点被消磨,最终第四营守住了七道桥,也守住了己军的侧翼,同时开始向对方侧翼运动.

  侧翼战场征经军占了上风,但在正面战场之上,却是雄阔海所部更为得势,最主要的便是有了雄阔海这样一个武力值实在太过于超群的悍将,率领着他的亲兵,数进数出,每一次王强组织起有效的抵抗,都会被雄阔海无数的击碎,但雄阔海也是越打越心惊,每每击溃对手的阵列之后,征北军就能在最短的时间之内重新集结,带兵多年的雄阔海敏锐地发现对方在重新集结之时,并不是重归原有的建制,而是按照地域的远近,由所在区域内一位级别最高的武将重形形成统一的指挥,这个指挥官有可能是一位云麾将军,有时候也可能就是一个小小的校尉.

  说起来,雄阔海还没有真正与征北军打过仗,在江南的时候,与他对阵的虽然说是征北军,但那是归顺了征北军的威卫,以及王相所部和羽林军,正牌子的征北军这一次他是第一次碰上,对手的韧劲为他生平所仅见.

  侧翼战场七道桥的落败使得雄阔海明白,他必须迅速摆脱眼前这支军队了,而要摆脱,则需要他有壮士断腕的决心,否则这场战事再胶着下去,对手的援军一到,自己便是全军皆墨的下场.

  秦丰,秦利在雄阔海的严令之下,再一次向七道桥发起了凶猛的反扑,人数之多,攻势之猛,使得征北军亦开始不得不向七道桥方向倾斜兵力反击,雄阔海利用这个机会,率领三千余秦家军冲出了王强的防御,而率众攻击七道桥的秦丰秦利将注定永远留在那片土地之上.

  王强没有挡住雄阔海,哪怕在最后时刻,他亲自率领亲卫前去堵截,但连纵横大漠的阿尔布古都被雄阔海三两下给打得溃不成军,王强如何是对手,如果不是亲卫们拼死相助,征北军又一位高级将领将战死沙场.饶是如此,王强也受伤不轻.

  雄阔海绝尘而去,一万五千人,他留下了一万二千余人在黄梁屯子,能跟随他突围的只有三千余人,绝尘而去的他心中充满苦涩,如果不是背后还有札木合的骑兵,这一仗,他是能打赢的.但现在,他只能狼狈逃窜.

  王强的心中是苦涩的,虽然歼灭了雄阔海的大部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