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结局
�多了些,虽然不过是多了一个两个,不是家中两个儿子,就是一儿一女凑成了一个好字,可是林家却更加的相信这风水的问题,所以不断的有林家人往京城走,甚至有些感觉不喜欢京城的,也开始在京城周边的北方做官,游学什么的,倒是让林家的人开始走出了苏州这么一块地方,开始四面开花起来。

  贾家也许是改变最大的人家了,贾敬没有去当什么道士,而是老实的坐着他的官,一直到六十岁,四品的位置上致仕,也因为没有乱吃什么丹药,继承了他爹好身体的贾敬一直活了七十三岁,有这么一座大山在上头压着,贾珍自然也没有了成为纨绔的可能,老实的读书,虽然读书本事不成,可是好歹也在四十岁的时候成了一名举人,不至于不学无术,作为族长老老实实的管着家族中的一切,贾蓉更是因为从小被贾敬带在身边长大的缘故,加上人又聪明,倒是弥补了贾敬的遗憾,顺利的成为了进士出身的庶吉士,宁府这一脉在他这里终于彻底转换到了书香人家的阶层。

  与此同时,因为没有当道士,自然这宁府也不可能只有贾珍一个孩子,除了惜春这个最小的闺女,贾敬另外还有两个儿子,虽然不是嫡出,可是好歹他这一房也算是有了三个男丁。人丁很是兴旺。两个庶子才学不算好,所以最终在勉强考出了秀才功名之后,就被安排着帮衬贾珍管着家族的一些族田,族产的事务,倒也做的很是不错。

  荣府贾赦一样没能考上进士,可是偏偏他辨识古董的本事被彻底的发掘,在他四十岁的时候,已经成为了京城有名的收藏大家,也算是为贾家在文人的圈子里占了一点有分量的地位。贾政倒是考上了进士,可惜和贾敬一样,不过是个最后几名的同进士,外放到了外地,一直到四五十岁才重新回京,也许正是因为这样,这两兄弟连产生一点矛盾的机会都没有,倒是兄友弟恭的很,就是贾政的妻子也对着长房很是恭敬,毕竟他们不再京城的时候,凡是京城的消息,大半都是靠着贾赦帮忙传递的,还为他们打点京城的关系,让贾政做官更加的容易,怎么可能不感激。

  贾赦三子一女,贾政三子两女,从孩子的数量上来说,和原著中是一样的,可是贾政的妻子换了人,这孩子的命运自然也就不一样了,更不用说这时候,贾家这两个兄弟自己还算是争气,自然也不可能想着用女孩子去换取自家的地位稳固,富贵荣华,所以这几个孩子的婚事都是门当户对,很是稳妥,唯一能和原著一样的就是贾琏依然娶了王熙凤,只是在有了长嫂,贾瑚的妻子的情况下,这王熙凤自然没有了弄权的可能,甚至因为王家前些年的遭遇,地位比贾家已经低了不少,若不是因为贾琏是不袭爵的嫡次子,这王熙凤都没有可能嫁进贾家,在这样的情况下,这所谓的脂粉堆里的英雄,自然也就没有了用武之地,相反还因为地位的问题,很是小心谨慎。再加上没有了挑着她出头的王夫人,这王熙凤更加不可能去做什么房高利贷,包揽诉讼的事儿。她的那一身的管家理事的本事最终能用的地方,就是在贾琏分家出去之后用在他那个小家里了。

  说起小家,贾瑚书画很不错,读书也有天分,是玉字辈的第一个进士,让荣府也沾染了些文气,倒是贾琏,依然不善读书,只是被压着考了个秀才,从此就一心钻进了商事上,打理家业倒是一把好手,最后谋划了一个捐官,索性在户部当了一个小官,凭着他对银钱的敏感,对账本的熟悉,最后也算是不错,混了个五品,让王熙凤也算是得意了一把,有了敕命。

  贾珠读书好,性子好,可是运气不怎么好,三十多才中进士,好在即使这样,也已经很让人得意了,这贾家荣府连着两个进士,怎么能不让人羡慕,倒是另外的几个孩子,一个个都不怎么样,最高不过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