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
  这三进的宅子是典型的北方格局,倒座,正屋,后罩房,在甄回的操作下,直接就变成了三个院子,最前面的倒座,被他又分割成了三个小院子,进门左边的单间小院本身在连接进门照壁的那边就有个圆形的拱门,这上头装上对开门,可不就是一个小院子了?还有进门的右边,还有一处圆形拱门,和那个小院子门对应,也加上了门,里头是三间屋子,这又是一处院子,可以算是中等的院子了,虽然朝向不怎么好,可是这地方大,二门这里又被封住了,放上了大盆的绿色植物,怎么看怎么就是处不错的住宅。在往里,原本还有出圆形拱门,只是这一处还是被封住了,那里头的两间的宅子被甄回让人从宅子围墙这里重新开了一处们,也成了一个院子,如此一来,相互之间互不影响,直接就变成了三个院子,可以分被租给三个条件不一样的考生。

  中间的正院倒是没有分割,甄回也想做点大生意不是,就这么一个正院,正面三间四耳的正房,两边各三间,靠向二门处又各带着一个耳房的厢房,整体加在一处,收拾收拾,那可就是十五间屋子,怎么分都没有办法划分规整,所以他索性直接租给了浙江会馆,这浙江会馆,就像是浙江驻京办,只是这一般都是民间商户自发组织的民间机构,专门为老乡们提供各种帮助的,如此一来凡是进京有麻烦的时不时就会找上门,像是丢了钱,没地方住的,像是找人的,或者是做生意的,什么人都有,这和浙江会馆里头虽然也有住宿的地方,可是房间毕竟有限,所以常在外头租用些院子,好缓解一二。至于房钱谁出?浙江人有钱!特别是能当上什么会馆主事的,那一般都是浙江的大商家,他们已经不看重钱了,看中的是人脉,是名声。这样的人甄回自然是不会放过的,把这正院租给他们,让他们又有面子,又能得到实惠,毕竟不是整体院子,价钱上自然比其他地方便宜不少不是,全是按照房间数量来算的。从正房边上开上一个门,没什么不妥当的。绝对是大家都满意的事儿。

  至于后罩房?那自然更加是要重新开门的,要不是想要多挣钱,连开门都省了,这宅子本来就有后门,直接用后门就成是的,就这一溜的七间屋子,他居然还能在分割,后门这边五间,专门租给最没钱的秀才们,按照一间屋子两张床来算,可以安置十个人呢,这是用数量来弥补质量的典范。另一边有两间是被一处圆形拱门隔开的地方,也不知是不是原本用作厨房的,反正甄回让人重新大装修了一遍,然后开了个门,堵上和五间屋子联通的地方,把这里又作为一个两间屋子的独立小院给租出去了。

  你还别说,这甄回的想法真的是很不错,很有针对性的,像是中间的给会馆的就不说了,地域性太强,这会儿估计来住的人不会太多,要到过年后,会试即将开始的时候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到时候浙江来的考生,估计能把这十多间屋子全填满。倒是前后这些给秀才的屋子,已经全部租出去了,两间的小院最抢手,因为这最符合一个秀才带着一个或者两个书童长随的配置。就是跟随的人在多上一二个,这两间屋子也是住的下的,一间屋子的那个院子,那是有洁癖,喜欢清静的书生的最爱,哪怕是带着书童,有些挤,可是看在清静的份上,也不缺人要。还有三间的院子,那是讲究点的书生租下的,他除了自己的屋子,下人的屋子,还留出一间当了会客室,要接待来访的好友。只有那五间的哪一处,如今只住下了一半,这也正常,越是没钱的秀才,来的就越晚,原因很简单,想要减少在京城的开销呗。

  买下这宅子,甄老爷花费了一千两,甄回改造了一下,用了一百两,搬进去一些最最简单实用便宜的实木家具,又花费了三百两,也就是说这整体成本不到一千五百两。而到了如今,算算这屋子,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