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的价格绝对的没有水分,能最大限度的给朝廷,给内库增加银两,二来也是免得将来还要借用贡院什么的,让那些清流喷口水。随后一点是,他们觉得如今民间已经开始出现了小型的拍卖会,这现象虽然不算是坏事儿,可是这公正性得不到保证,万一出现卷东西走人的,这不是增加了新的犯罪类型,让刑部负担加重嘛,与其如此还不如户部来,有朝廷在背后做靠山,卖的放心,买的也放心,多服务百姓啊!当然从中户部也能挣得一二的场地费什么的,这就属于默契了,大家都心里明白就是了。至于这场地费怎么收什么的,这个就再说了,反正先询问一下皇帝的意思,您看,这事儿咱们能做不?

  怎么不能做?皇帝觉得很能做,最起码他能多一个可以随意走动的地方不是!这一次的拍卖他没有能亲临现场,感受一下气氛,实在是遗憾啊!要是户部自己搞一个固定的场地,那么只要安排的好,自己自然也能白龙鱼服,去感受一下,还不用担心安全问题对不对!更重要的是,他说不得还能淘淘宝,或者放出些自己不想要的东西,这对于他隐秘的处理自己的私房那是绝对的有好处的。

  至于场地费?他没有想过!户部!你确定你敢收皇帝的场地费?不想干了吧!甚至皇帝还做了一件很让户部众人无语的事儿,皇帝把宫里那些卖不出的假山,花木什么的,直接放给了户部,说这是内库的投资,这个拍卖场算是户部和内务府合作筹建的,如此一来,户部的人想要靠着拍卖场建立一个小金库的想法那是彻底的破灭了。有了那些被抄家的官员当例子,最起码三年内,那是没有几个敢沾皇帝的便宜了。

  这拍卖会场的事儿,即使是甄回这样有点往两耳不闻窗外事进化的学子,也都听说了,实在是太出乎人意料了,那些大商家们是叹息着好生意让人抢了,还是超级牛的大户,绝对抢不过的存在,只能让金点子彻底流产,而甄回则是使劲的揉搓着脸,一脸茫然的想着,他以前读书的时候是不是历史课打瞌睡了,这明明觉得是从外国流传过来的方式怎么这个头上还顶着个小笼包的年代就已经出现在中国了呢?

  不管甄回到底是怎么想的,也不管是不是中国的经济问题有了新的偏差,反正没有多久这拍卖会场那是真的就这么建立了起来,而且还是属于京城人气最旺的所在。里头三层楼的拍卖场地,一百多个席位,包厢之类的,基本上是场场坐满。拍卖的物品也绝对是什么都有,有时候奇葩的连什么京城第一才子用过的毛笔,京城第一美人做过的凳子,这样的物品都能上拍。还竞拍者众!

  这些新闻让甄回忍不住大大的叹了一口气,他突然觉得他好像还是不了解这个时代!来了几年,却依然是个无知少年,这感觉实在是太不好了。

  好在还有太多的事儿让他分心,让他不至于沉浸在这样沮丧的情绪里,比如贾敬即将回金陵参加乡试的事儿。

  连着两个月,基本上没三天贾敬就要到甄家来一次,交一次作业,甄回看的很是清楚,每见一次,贾敬似乎就瘦上几分,由此可见这孩子有多用功,或者说心理压力有多大。

  这倒不是贾敬对科举功名有多热衷,老实说,他真不是个热衷功名的孩子,要不是打小就是这么过来的,科举什么的,已经成为了他生活的一部分,他可能都不会一直这么坚持着去参加考试。毕竟他是家中的爵位继承人,即使没有了举人的功名,他如今一个秀才也绝对能说的过去了。

  可在贾敬的生活中,在他老爹还活着,稳稳的坐着族长的情况下,他不读书,不去科考,还能做什么呢?给他爹跑腿?这个他倒是不介意,可是太没有成就感了,也不是他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