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不管是哪一种情况,反正这一次虽然卖东西比以前慢了很多,可是基本上每一个人都非常的满意,头一天的田地一项是人最多的,也是所有人参加的兴致最好的,最终卖出来的价格,更是让皇帝满意,十成十的收回了价值,有什么比这更让皇帝高兴的事儿?就是户部上报说各家都有些借款,他都能不放在心上了。借吧,借吧,借了朕的银子,买朕的东西,看着是朕吃亏了,可是这银子你们能不还?敢不还?有这个胆子,就让你们家的家产也成为被拍卖的一部分。

  至于甄老爷的还款计划,皇帝表示更加的满意,恩,这个家伙很是识趣,也是个老实头,这样的人可以用啊,这么有眼色,知道皇帝的钱不好借。不用问,让皇帝满意的官员,前程绝对是可以的,甄老爷这一次听儿子的话借钱还真是结对了,借出了好印象了。

  甄老爷在贡院整整坐了一天,最终收获颇丰,买下了整整一千亩上等田,虽然因为价格原因,最终他买的都是通州还要往南的那一边的地方,可是就这样他已经是很满意了,上等田呢,就是在苏州,他家也从没有这样大的本事,这一次真是捡着便宜了。

  也就是这个时候,他才从无数的官员八卦中得知,这一次放出来的头一批次抄家的人家,一共有七家,真心不是少数,而这些人家的家产中田地加在一起,足足有三十多万亩田地,还有这些人家管事,管家等一些家奴们家中抄出来的,也足足有将近十万亩田地,还一个个都是好地。这其中那些大庄子基本都是主家的,像是其中百顷(5000亩)的庄子就不下二十个,还有二百顷的九个,五十顷的四十多,这些才是那些中上等人家最看重的,也是争夺比较激烈的,而像是他买的二十顷,或者其他小官们看重的十顷的小庄子,在这些大户眼里那绝对都是可有可无的存在,是那些管事,管家们的家产,那些人家买这些都觉得丢脸呢,也正是因为这样,四十多个二十顷,八十个十顷的田产才能由着他们这些小官们分割。

  甄老爷可不管这出处是哪里的,他只要知道这是好地,这一次让他们用九成的价格就买下了以前买都买不到的好地,那就足够了。一千亩啊,一年出息最少也是一千两,多的话,足足能有一千五百两呢。世家大族看不上,他可是很满意的,别说是他,其他的家境不怎么样的官员们一个个也都很是满意,像是甄老爷翰林院的一个同僚,就一口气买下了三处十顷的地,笑的嘴巴都合不拢了,他说的更加实在,一处给闺女当嫁妆,一处留给小儿子,还有一处合着原本的田产,正好传给长子,这一下子每一个都不落空,也算是他给孩子们最好的遗产了。就是他死了,也不用愁孩子们以后的生活了。

  甄老爷买的地方有些偏,所以价格实在,九成的价格下,这上等田地不过是十两银子一亩,比京城四周动则十四五两一亩的田地,不知道合算了多少。虽然花去了足足一万两,可是要从甄老爷的角度来说,要是还有,他真的是还想买,哪怕是再去借银子也想买。

  可惜啊,京城官员实在是太多了,底层的官员也多,所以能基本每一个人都买到一些,已经是有些相互谦让的结果了,再想多得,真的是白想了。

  别说是他们,就是那些世家大户们,也多半是这样的情况,谁让这京城别的不多,就是高官世勋多呢,这些大庄子连每家一个都分不到啊!那些有心占便宜,有心捡漏的,这一次那基本上都是算白来了。

  有了第一天的经验,到了第二日宅子发卖,有兴趣的人越发的谨慎了起来,甄老爷很是努力的想要买一处四进的宅子,可惜这样的宅子虽然有,却抢不过那些大户人家,最终不过是买下了一处三进的宅子,就在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