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头的人,如此一来家塾中能有什么先生,不过是几个族中的秀才给孩子开蒙罢了。这样的情况下,送去读书的也不过是十岁不到的孩子,其他大的那些可不依然在家里闲着?有些上进的早早出去谋生,帮衬着家里生计,这些还好些,还有些不成器的,那就是仗着贾家的名声,在外头混些吃喝,你说能有什么法子。”

  贾敬也知道家塾这是个好法子,只是他也有他的难处,先生从来都不是那么好请的。倒是甄回听了觉得很是不可思议,这还有请不到先生的?忙问道:

  “这怎么可能?这京城之中,会试落地的举子就我知道的就有不少,我父亲就有一个好友,如今在京城居住,等着下一次会试呢,像是这样的人,让他去你们家的家学做先生,又有什么不可以的?只要你们的束脩给的高些,他们只有高兴的,能省下多少的开销?这还是江南的学子呢,那些偏远的,像是云南,两广的,蜀中的,那些来一次就要大半年的举人,只怕留下的更多,生计也更加的艰难,你们若是能提供食宿,束脩高些,态度恭敬些,哪有请不到人的?”

  他这一说,贾敬倒是一愣,他还真是没有从这个角度去找过人,听他父亲说起,以前多是请一些相熟的人家帮着寻访些据说很有些本事的读书人,谁知人家一听是武将人家,立马一个个摇头,这才造成了如今的局面,如今想来,倒是他们自己有些自误了,放过了如此一群人才。只是。。。

  “可是到了会试,这些人只怕立马就要辞馆,准备科考的,如此一来可怎么办?难不成让孩子们弃学不成?”

  听他这话,甄回都觉得这孩子脑子实在是太实在了,忙又给他出主意:

  “这事儿还不好解决?在这之前先说好,到了会试的年份,在头一年的年前十二月就开始散馆,大家放假,孩子正好准备过年,先生准备科考,等着二月之后,若是中了,那好,贾家出贺礼,高高兴兴的大家好聚好散,若是依然没中,那么继续二月中旬开始开学,正好接上,就是那些中了的空位,正好也由其他新来的没有考中的举子接任,这不是全齐活了?”

  说道这里,甄回突然想到了自家老爹对于教学生的怨念,毕竟不是所有的读书人都喜欢当先生的,若是这样,倒是也要为这些先生多想想,最好让他们心甘情愿的教学才是。恩,是实验,若是这个法子不错,将来自家要是真的也扩大了,这法子也能用上,甚至还能到林家去卖好,把这法子送给林洵林海他们,记得林洵说过,好像他爹以前在老家就是在林家族学中给孩子上过课的呢。

  “你家中也不缺银子,族中孩子也不少,你索性多分几个班,十个年岁差不多的孩子一个课室,然后让这些先生们轮课,一个专门讲论语,一个专门讲大学,或者孩子多了,课室多了,那就指定,这几个先生专门负责哪几个课室,那边几个又是哪几个课室,等等,然后每个月来一次考核,学生学的好的,头几名贴红纸,奖励新书什么的,教的好的先生,另外多给一份束脩,或者是送上一份小礼物之类的,保管那些学生老老实实的,先生们为了面子,不至于被别人比下去,也会用心教学。如此一来,你还担心什么?“

  甄回这是把竞争机制,奖励机制什么的都往上套了,听得贾敬一愣一愣的,一时半刻都有些脑子转不过弯了,好半响这才整理清楚了思路,脸上也忍不住露出了喜色。

  “果然是个很不错的法子,如此一来,先生用心,孩子也用心,这些功课把大大小小的孩子都给套住了,那么在外头闯祸的自然就少了,是了还能这样,只要读书读得好的,家族每个月还能出月例,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