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才有可能改变其用途,否则即使是衰败了,一般也只会是成为流浪儿的一个窝棚,而不会让人买去做别的宅基地。所以剩下的路只有一条,那就是搬家,而搬家又有问题了,那还是这个年头的毛病,那就是世人信奉祖宅轻易不动的原则,作为他爷爷的爷爷最早住过的地界,就是他爷爷当年也不过是扩展了开来而没有搬家,就可以看出这规则的强大属性了。所以,在甄费看来,他如今的路似乎又断了,好像是除了科举出头,外出做官就没有了别的避开的法子。

  哦,不对,还有一个,那就是另外修建一个足够有理由让甄家全体搬家的大宅子,然后把这老宅直接空着,如此一来,即使还是火灾临头,最起码不会有什么太大的损失。但是问题是,想要一处可以有充分里头全家搬家住的宅子,那绝对不是什么小事儿,一来宅子必须比老宅大,二来还要有别的借口,什么风水啊,什么交通问题啊,学业问题啊,等等,反正要有一个足够族中老少们都感觉不搬不成的那种理由,不然说不得就有人说你不孝什么的,从这一点来说,中国人恋家的毛病实在是有缘由啊,人为的约束也好,还是舆论的压制也罢,或许都比自身惰性起到了更大的作用。

  去除了这两点,甄回觉得,其他的问题那就基本上不是什么问题了,像是刚开始他想到的,什么不娶封氏什么的,他整理了资料之后,就全没有了,按照记忆中那星星点点的印象来说,这封氏的老爹,那就不是什么好货色,而家世充其量也不过是一个乡绅,至于为什么只是个乡绅?很简单,要是真是官宦家出来的,那么不可能为了一点银子就这样的没有水准,要知道那个时候,人家甄费好歹也是远近闻名的儒生,就是想要压榨女婿,也不该是从这些已经破财破的没什么油水的有限的银子入手,而该是从女婿本身出手,比如让这已经有了功名的女婿去谋取个官职,或者是用女婿的人脉给自家提高点利益什么的。

  所以,甄回很确定,这样的水平,最多就是个耕读传家的小乡绅,而不是官宦,就是个祖上官宦的可能都小,因为接触官宦阶层太少,所以造成了见识绝对的有限。既然是乡绅,那么在老爹已经成为翰林院清流中的一员之后,已经不再甄家联姻的范畴之内了,即使到了他可以议亲的时候,即使老爹的官职还是不上不下,没有什么长足的发展,那最起码也是个七品官职,这样的官宦人家结亲,还是娶嫡长媳,那怎么也该是一样的七品官宦人家的嫡长女才对。

  甚至甄回还能感觉的到,再有了林家的这一条关系之后,作为京城世勋人家的关系户,自家老爹即使在不怎么会做人,这人脉,这官职也绝对不会数十年如一日,等着自己长大,不对,应该说七八年之后,自家老爹六品之类的,其实还是很容易到手的,甚至从五品也不是不可能,在这样的关系户里,这样低等的官职,三年一迁已经是很没有水平的那一类了,当然血亲另有一套标准,像是林家三老爷那几个,按照甄回自己的猜测,林侯爷哪怕是为了自己的名声,拖也会使劲拖上五品。不然他自己都觉得自己没本事,毕竟他们那可都是进士,不是没文凭的渣渣。提拔起来很有底气的好不。

  就是他们再不争气,最多因为性子问题,到一些不怎么重要的部门就是了,朝廷清水衙门又不是没有。可就是这样,等级摆在那里,那就是光环,对于甄回来说,只要光环上去了,自己的选择余地,也只有多的,没有少的,要是老爹老妈人品给力些,和各家相处的好些,多交几个朋友,说不得自家还能娶上一个四五品人家嫡次女什么的回家呢。就是自家弟弟,甄吉那个孩子,有了龙凤胎的名头,想来娶亲也绝对不会是困难户。最起码绝对不会沦落到要去找小乡绅家的闺女的地步。

  从一点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