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九章 太后之争
��放逐到远方。
耶律宗真终究因重情义,想念母亲,最后还是请母亲回到上京,住在皇宫之中,孝顺服侍。萧耨斤却一直怨恨儿子,对他从不加以好脸色相待,直到耶律宗真去世时,萧耨斤才会高兴一些,并对哭泣的儿媳冷嘲热讽,对她痛哭怀念丈夫的行为十分地看不惯。
耶律宗真与耶律重元兄弟友爱,孝顺母亲,除了稍嫌软弱、不太敢反抗母亲之外,倒也没有什么大的缺点。这一对友爱兄弟,却有如此狠毒的亲生母亲,倒也是天下一奇,让人感叹阴盛阳衰,不仅在汉人之中流行,即使是游牧民族也不得不染上这一毛病。
因为耶律重元的报信与礼让的行为,让耶律宗真免去了一劫,能够安居于帝位之上,所以对耶律重元的行为既感激又感动,下旨封他为皇太弟,每天都带他一同出行,兄弟友爱至极,对他的荣宠也是天下独一无二。
到了后来,耶律宗真去世后,他的儿子耶律洪基即位,是为辽道宗。
他这一帝位,却也是皇太弟耶律重元让出来的。因此辽道宗对叔父也是感激异常,即位后立即封他为皇太叔,对他尊敬至极,并拜他为天下兵马大元帅,执掌辽国兵权,声威之盛,多年来一直为帝皇之下第一人。
除此之外,辽道宗还赐他有上殿不拜的特权,复赐金券、四顶帽、二色袍,尊宠前所未有。
可惜到了耶律重元很老的时候,他的儿子楚王涅鲁古却不甘于只做个大王,率军反叛,终于兵败被杀,也连累了耶律重元,不得不逃走到北方大漠之上,最后悲叹着:“涅鲁古使我至此!”而自杀,一生尊荣,到老却不能保持,终落得灭门的悲惨下场。
象这个故事,千载之后,被后世的武侠小说作者引用,并以辽道宗耶律洪基被旧日曾做过丐帮帮主的结义兄弟救出并击溃叛军的构思,将它写成了小说中的情节。只是那时,现在不到十岁的乖孩子耶律重元,在书中那个时候已经成了一个垂垂老者、身份尊荣的皇太叔,只怕比他父亲现在的年纪都要大一些。
罗大成默默地看着这个孩子,眼中射出的感叹怜悯之意,让萧耨斤心中忐忑,与萧孝先不安地对视一眼,重又开口询问了一遍。
罗大成抬起头来,淡淡笑道:“帝皇之位,有德有力者居之。若二皇子有心于帝皇,自然可以身居高位。只怕他志不在此,便难以成事了。”
萧耨斤的问话,原本也有反逆之意,隐含着废掉耶律宗真另立皇帝的意思。而罗大成本来就是率领阻卜人反叛辽国的,说话更是大逆不道,让萧孝先也微微变了脸色。
不过,既然他连先后屠尽十余万辽兵的事都做出来了,也不会有人因为他不跪接圣旨、说话大逆不道而敢于给他定罪,萧孝先也只是干笑着,把这个话题岔了开去。
萧耨斤倒是浑不在意罗大成语中反意,溺爱地抚摸着耶律重元的小脑袋,抬起头来,又问起了南朝刘太后与现在李太后之间的往事。
上次罗大成讲得不够详细,她听得不太过瘾,现在缠着罗大成,一定要他讲详细一些。罗大成被缠不过,只得苦笑着,一边饮酒,一边将当年之事细细讲了一遍,其中有些含混之处,也是在所难免。
萧耨斤听得叹息不已,并对那刘太后终于病死而兴奋,喋喋不休地说着她一定是因为做了亏心事而畏惧而死,只怕现在宫中老物将来也要落到这一下场,对刘太后与齐天皇后的痛恨之意溢于言表。
耶律宗真终究因重情义,想念母亲,最后还是请母亲回到上京,住在皇宫之中,孝顺服侍。萧耨斤却一直怨恨儿子,对他从不加以好脸色相待,直到耶律宗真去世时,萧耨斤才会高兴一些,并对哭泣的儿媳冷嘲热讽,对她痛哭怀念丈夫的行为十分地看不惯。
耶律宗真与耶律重元兄弟友爱,孝顺母亲,除了稍嫌软弱、不太敢反抗母亲之外,倒也没有什么大的缺点。这一对友爱兄弟,却有如此狠毒的亲生母亲,倒也是天下一奇,让人感叹阴盛阳衰,不仅在汉人之中流行,即使是游牧民族也不得不染上这一毛病。
因为耶律重元的报信与礼让的行为,让耶律宗真免去了一劫,能够安居于帝位之上,所以对耶律重元的行为既感激又感动,下旨封他为皇太弟,每天都带他一同出行,兄弟友爱至极,对他的荣宠也是天下独一无二。
到了后来,耶律宗真去世后,他的儿子耶律洪基即位,是为辽道宗。
他这一帝位,却也是皇太弟耶律重元让出来的。因此辽道宗对叔父也是感激异常,即位后立即封他为皇太叔,对他尊敬至极,并拜他为天下兵马大元帅,执掌辽国兵权,声威之盛,多年来一直为帝皇之下第一人。
除此之外,辽道宗还赐他有上殿不拜的特权,复赐金券、四顶帽、二色袍,尊宠前所未有。
可惜到了耶律重元很老的时候,他的儿子楚王涅鲁古却不甘于只做个大王,率军反叛,终于兵败被杀,也连累了耶律重元,不得不逃走到北方大漠之上,最后悲叹着:“涅鲁古使我至此!”而自杀,一生尊荣,到老却不能保持,终落得灭门的悲惨下场。
象这个故事,千载之后,被后世的武侠小说作者引用,并以辽道宗耶律洪基被旧日曾做过丐帮帮主的结义兄弟救出并击溃叛军的构思,将它写成了小说中的情节。只是那时,现在不到十岁的乖孩子耶律重元,在书中那个时候已经成了一个垂垂老者、身份尊荣的皇太叔,只怕比他父亲现在的年纪都要大一些。
罗大成默默地看着这个孩子,眼中射出的感叹怜悯之意,让萧耨斤心中忐忑,与萧孝先不安地对视一眼,重又开口询问了一遍。
罗大成抬起头来,淡淡笑道:“帝皇之位,有德有力者居之。若二皇子有心于帝皇,自然可以身居高位。只怕他志不在此,便难以成事了。”
萧耨斤的问话,原本也有反逆之意,隐含着废掉耶律宗真另立皇帝的意思。而罗大成本来就是率领阻卜人反叛辽国的,说话更是大逆不道,让萧孝先也微微变了脸色。
不过,既然他连先后屠尽十余万辽兵的事都做出来了,也不会有人因为他不跪接圣旨、说话大逆不道而敢于给他定罪,萧孝先也只是干笑着,把这个话题岔了开去。
萧耨斤倒是浑不在意罗大成语中反意,溺爱地抚摸着耶律重元的小脑袋,抬起头来,又问起了南朝刘太后与现在李太后之间的往事。
上次罗大成讲得不够详细,她听得不太过瘾,现在缠着罗大成,一定要他讲详细一些。罗大成被缠不过,只得苦笑着,一边饮酒,一边将当年之事细细讲了一遍,其中有些含混之处,也是在所难免。
萧耨斤听得叹息不已,并对那刘太后终于病死而兴奋,喋喋不休地说着她一定是因为做了亏心事而畏惧而死,只怕现在宫中老物将来也要落到这一下场,对刘太后与齐天皇后的痛恨之意溢于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