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3.第753章 逼迫
>
  无人应答。

  难言的沉默已经说明了一切。

  诸葛亮并不气馁,他只是仰天大笑,道:“错了,你们都错了,你们以为关羽、李严他们去了哪里?告诉你们,他们去设伏了,这时候,说不定青州军已经进入了伏击圈,三千伏兵,足以应对万余追兵,此番,关羽必胜!”

  一众军卒窃窃私语,他们之所以跟随魏延,就是因为前路渺茫,看不到胜利的希望。

  可是,这时候诸葛亮却传出这样一个消息,军卒心中又起了波澜。

  魏延又急又躁,他好不容才说服绝大多数军卒,若是因为诸葛亮所言,这帮军卒又改弦易张,他哭都没地方哭去。

  一旦事情败露,首尾两端的军卒一般不会受到处罚,可是,首恶却在劫难逃。

  早就将魏延视作眼中钉的关羽绝不会放过这一次攻讦的机会。

  怎么办?

  军心浮动。

  比智谋,魏延绝不是诸葛亮的对手,比嘴皮子,诸葛亮也占据上风。

  魏延唯一的长处就是他比诸葛亮能打,可是,诸葛亮是文臣,他是武将,二者根本不是一个层次的对手。

  若是魏延邀斗诸葛亮,只会为人耻笑。

  四周,军卒的议论声越来越大。

  刘备败亡过后,刘氏军马连遭波折。

  如今,五溪蛮军已成过去,万余人马连五溪蛮地都待不下去了,只能落荒而逃,跟着这样的主公,有什么前途可言?

  然而,就在众人绝望的时候,诸葛亮又给人以希望。

  到底该如何选择?

  是跟随诸葛亮继续追随刘氏,辗转迁徙,还是跟着魏延,反戈一击,投奔荆州军?

  千钧一发之际,魏延想到了关窍,他朗声大喝:“兄弟们,我知道你们在顾虑什么,你们念及旧情,不愿与往日同僚拔刀相向,是不是?”

  众人纷纷称是。

  魏延又道:“我魏延在此允诺,只要诸葛军师放我们离开,不做阻拦,我可以保证,绝不会向昔日同伴拔刀”。

  有人嗤之以鼻,“魏将军,你是在说笑吧,到了张绣军中,你还敢扛令不遵吗?”

  魏延重重颌首,“李贤李大将军麾下降将极多,可我从未听说过李大将军强迫他们反戈旧主,他们可以,为何我们不能?”

  魏延所言切中要害,军卒们跟着诸葛亮东躲西藏,补给不足,其实早已经腻了,只是畏惧荆州的大军方才聚而不散。

  倘若李贤传令天下:离开乱军之人,皆既往不咎,说不定诸葛亮手下早已经没了可用之人。

  “魏将军,如果你真的说话算话,我愿跟你”

  “我也信你一次!”

  “也罢,这荒山野岭的,终日奔波,何时是个尽头,也罢,我也降了荆州”

  ……

  电光火石间,魏延身后的人马便多出一倍。

  诸葛亮脸色大变,他没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