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长枪兵 前进
  黄巾军这边儿,没了大头目,究竟是战还是退,几个小头目商议了好一阵子才确定下来:必须杀上一阵,若是胜了,就一鼓作气夺了城池,即便是败了,依照他们逃命的本领,官军也奈何不了他们。

  计议已定,流寇们开始准备作战了。

  长途奔袭,黄巾军手中没有多余的辎重,而且为了攻打夷安城,张饶几乎把手中所有的弓手都抽调了出来。

  此次高升出征介亭,三百人当中,只有十名弓手,连箭矢也不多,其余的流寇要么手持长枪长矛,要么便拿着大刀,提着盾牌。

  官军列枪阵而来,对付他们最好的方式就是用箭雨攒射,然而,黄巾军中的十名弓手在这种距离就算使出浑身解数,也顶多射出三轮弓箭。

  三轮箭羽也不过是三十支,真正落到长枪兵头上的只有六七支。

  这种程度的伤害还在兵勇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即便是受伤的那几个兵勇也在咬牙坚持着。

  游缴在开拨之前早已经说过了,战阵厮杀,论功行赏!

  待会儿只要冲将过去,捅死几个流寇,那就等于发了一笔小财。

  黄巾贼又不是真的刀枪不入,适才,李游缴连他们的头领都生擒活捉了,这些贼寇又算得了什么?

  李贤没有意识到,个人勇武在冷兵器时代所起的效果甚至完全可以左右一场小型战斗的胜利。

  冷兵器时代,短兵交接,敌我双方的信心显得尤为重要。

  从一百步到十步,游缴所的兵勇已经把自己的状态调到了最佳水准。

  黄巾军这边儿,稀稀疏疏的箭矢抛射完毕之后,他们只好也用长兵器对敌。

  只是比起官军的阵列,黄巾军的排兵布阵很是随意,根本没有像样的阵势。

  能够活到现在的贼寇,都是百战老兵了,他们在战场上的存活能力极强。

  两军相距不过五六步的时候,贼寇突然分成三部分,一部分在正面抵挡,另外手持短兵器的家伙从两翼包抄,打的竟然是攻击侧翼的主意。

  好在李平反应及时,两侧的长枪兵调转枪头,才没被流寇冲乱了阵脚。

  李贤勃然大怒,要不是之前特意训练过这种突发状况下的处置情况,今天岂不是要栽了?

  满腔的怒火迸发而出,李贤一枪突刺,嘴里道:“杀!”

  一个杀字好像吹响了厮杀的号角,长枪兵们整齐划一地刺出了手中的毛竹。

  与长枪相比,毛竹无疑占据了极大的长度优势。

  往往流寇的长枪刚击出了一半,可官军的竹尖已经刺到了眼前。

  躲吧,血肉之躯是无法抵挡的。

  你躲我闪的,黄巾军的阵列再一次撕裂了。

  敌推我进,长枪兵在李贤的统领下依旧保持着严密的阵形,他们不停地突刺,突刺,突刺,直到眼前再也没有敢于抵抗的贼人。

  冲到两翼的贼寇也遇到了对手,左翼的刘七,右翼的李平都已经使出了浑身解数,他们知道只要顶住贼人的冲击,正面的贼人一旦败了,两翼的贼寇必定会溃逃。

&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