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非上差巡查,不然我们都喝私酿的酒水。”

  这么一解释李贤就明白了,在西汉末年,豪族门阀在地方上盘根错节,几乎可以左右军政大权,大汉律对他们来说是可有可无的东西,需要的时候,拿过来用一下,若是不需要了,根本就懒的理会。

  看来这一次私酿酒水还得借一借糜家这张虎皮!

  朱家的盐场很快就到了,从赵家庄一早赶来的乡民正在清扫垃圾,李贤随口问了一下:“朱家的门客家丁去了哪里?”

  赵亮笑着应道:“我看他们闲着也是闲着,就自作主张把他们当作苦力,如今在乡勇的看押下,他们正从赵家庄往这里搬运盐货。”

  往日里朱家的门客家仆个个都从门缝里瞧人,如今地位倒转,赵家庄的乡民都有一种扬眉吐气的感觉。

  朱家的人又如何?还不是被李三郎收拾的服服帖帖?

  一想到这里,乡民们便觉得格外舒爽。

  昨天忙的事情太多了,李贤早已经把朱家的奴仆忘的干干净净,如今赵亮这般安排倒也是物尽其用。

  李贤可不想白白养一伙吃白饭的,他赞许着说道:“还是赵大哥想的周全,等运完了盐货,再让他们上山砍些木材,我要把这盐场圈起来。”

  赵亮如今对李贤已经颇为信服,虽然觉得此举很没必要,可他还是应诺下来:“木材没问题,不过要是用石砌的话岂不是更好?”

  木栅栏跟石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概念,李贤是打算把盐场建成自己的根据地的,自然要注重防护力,可是万一用了石墙,再被人告上一状的话那就得不偿失了。

  熟知律令的赵俊察言观色,适时谏言:“按照大汉律,百姓院墙高不得过丈,如今这盐场的地契已经到了游缴之手,这就是私产了,只要石墙高不过丈绝对没人能挑出毛病。”

  身边有这么一个汉律活字典倒是省心的很,李贤笑道:“那感情好,赵大哥,那就用石墙吧,耗时久些没有关系,重要的是莫要累死人,当然,要是有偷奸耍滑,图谋不轨之辈,你可以先斩后奏。”

  朱富贵父子死后,朱家被罗织了罪名,抄家除名,依附在他门下的奴仆就成了无主之物,谁拥有他们的卖身契,谁就是他们的主人。

  如今,李贤便是这四百名朱氏奴仆的主人!

  在汉朝,奴仆的生杀大权尽操家主之手,即便是失手打死几个,也不过是罚些金钱了事。

  现在,李贤就这么随随便便把权力交到了赵亮手中。

  有时候信任并不一定需要多少语言,一句话也许就可以表达的很明白。

  如果说之前赵亮心中还有点不平衡的话,那么今日李贤的放权行为让他彻底服贴了。

  这种胸襟,这种毫无保留的信任,值得他赵亮去投靠!

  “三郎放心,我会用好他们!”

  同样的,对于李贤,赵亮也无须刻意的表忠心,有些事情,做到了比说出来更有效力。

  朱家酒场的位置很是隐秘,为了防止他人告发,朱富贵把酒场放到了地室之中。

  那天刘七等人抄家的时候,若不是碰巧听到地下里有什么动静,怕是险些被他们隐瞒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