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一呼百应

  无论从哪方面考虑,把盐货卖给糜氏的代理人李贤,都是利大于弊的好事情。

  于是乎,李贤刚一出门就见到了这番热闹的场景。

  寻到赵亮的所在,李贤笑道:“赵大哥,这么多盐货我一个人可忙不过来,你帮我找几个稳重的兄弟,这称量、押运的事情还要麻烦他们,至于报酬,一人一百文不知可否?”

  “好说,别说给钱,就是不给钱,弟兄们也绝无二话!”

  赵亮没有争权夺利的心思,只要赵家庄的乡亲们过上好日子,就算给李三郎打打下手也没有什么。

  再者,如果那天晚上不是李贤大发神威,杀了夜袭的盐狗子,说不定整个赵家庄的村民都要遭了秧。

  古人最重恩情,赵亮早已经暗暗决定,日后要好生帮衬李三郎。

  眼下,李贤与糜氏有了联系,这是于公于私都大有裨益的好事,赵亮自然打起了精神。

  不多久,村里的五十名好手就被集结到一处。

  李贤笑着说道:“几位哥哥,有劳了,这过秤、检查、押运的差事就拜托了,事成之后,每人一百文大钱,绝不拖欠!”

  乡民聒噪起来:“三郎哪里话!这盐货比往日里贵了三钱,谁不知道是你的本事?”

  “是呀,咱们兄弟没什么长处,这一把子气力还是有的,日后只要三郎用的着,一句话就是!”

  众人纷纷应合,其实这些人当中的绝大多数都是见过李贤手段的人。

  那夜,李贤以一敌三,手刃朱三响,生生从盐狗子手里夺回了一千多斤的盐货!

  如果不是李三郎,大家伙岂不是白忙活了几个月?说不定还会被顺藤摸瓜的盐狗子搅的家破人亡。

  因而,此番李贤登高一呼,众人俱是群起响应。

  排队、检查、称量、付钱,几百人的场面被李贤安排的秩序井然,而接到银钱之后,乡民们更是齐齐发出了欢呼声。

  最后李贤亲自核算,共收取盐货四千三百斤,与赵亮估摸的数字大致相符,付出银钱一万两千三百钱,也就是十二贯三百钱。

  钱货两讫之后,已经是午后了,李贤与众人一道美美地吃了一顿乡民送来的饭食,然后便押着盐货出发了。

  手中储存的盐货换成了实打实的银钱,乡民们都很是高兴,在他们看来,李贤就是赵家庄的福星!

  若没有李三郎,谁家的盐货能够卖出这样的高价?

  乡民们有着最朴素的是非观,谁能让他们过上好日子,谁就是大大的恩人!

  可以说,这一次李贤代购盐货的行为虽然没有赚取什么利润,甚至还倒贴了一点,然而,人心方面的收获却是金钱无法衡量的。

  白花花的盐粒堆在一起,看上去宛若一座小山。

  盐货四千多斤,单靠这五十多人无论如何也是无法一次运走的,这时候又没有平板车,连独轮车都没有,只能靠着最费力的担挑的方式。

  李贤却也不想在这个时候把诸葛亮的木牛流马提前搞出来,有时候太过锋芒毕露也不是好事……

  于是,李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