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八章 救援!
�眼镜、很腼腆的翻译姑娘,那位老成持重的护士长,还有那两位像亲姐妹一样的译电员,她们该有多高兴啊!

  老班长不禁黯然神伤。

  他毕竟也是饿坏了。一边是泪光闪闪;一边是饥肠辘辘。

  柴禾很湿,火光有气无力,米粒在小锅里慢悠悠地翻着跟头。做饭的锅是一只漱口用的小铁缸,拳头大小,一次顶多能煮二两米饭。老班长不停地拨弄柴火,同时,忍不住用小铁勺去捞锅里半生不熟的米粒,往嘴里塞。

  一边煮,一边吃,等做熟了,只剩半缸饭了。

  连哈气带下勺子,三下两下就把第一锅饭报销了。米饭是什么滋味也没品尝出来。

  接着又煮第二锅

  煮了吃,吃了煮,一连煮了五锅饭。这顿饭,从中午一直做到黄昏,吃到黄昏。

  当他熄火起身,才发现肚子胀得像只大鼓似的。有生以来,从没吃过这么饱的一顿饭。

  长时间挨饿,进食缩减,营养不良,使胃腔容量萎缩,肠壁减薄,整个消化系统功能衰竭,突如其来的暴食,令其不胜负担。

  当老班长意识到自己办了一件大错事,为时已晚。

  煮得半生不熟的米饭,在肚子里不断膨胀,胃囊在急剧扩大,好像要把其他器官从腹腔、甚至胸腔统统排挤出去。心脏受到压迫,心跳加速。肺叶受到压迫,呼吸短促。而肚子还在膨胀,像只不断打气的气球,圆滚滚的要爆炸。

  倍受饥饿之苦的这位老兵,才知暴食竟比饥饿更要命。

  天亮以后,人们发现,在那座用油布搭成的小棚子里,可怜的老兵已经气绝。

  据说这一夜,野人山中因暴食致死的不下三五十人。

  从天而降的粮食,给官兵们带来生存的希望,也带来意想不到的死亡。

  救援杜聿明部队的工作全面展开。

  蒋总司令责令联勤部长俞飞鹏,飞赴印度边境小镇列多具体实施救援计划。

  韦维尔答应由英军供应杜部粮食和药品。

  以印度为基地的美国空军,保证每天派四架飞机向野人山空投补给。

  先期到印度的孙立人部队,义不容辞地组织了数支先遣队,背上粮食、担架、药品、被服,分路进入野人山,接应第5军官兵。

  印度政斧动员数千民夫,从印缅边境赶修通向野人山的应急道路,在峡谷架起溜索,在江面搭起木桥。

  民间的大象运输队也被紧急征用,几十头大象把各种救援物资驮进深山。

  在野人山的边缘地带,每隔数里,便设置一个收容站,准备有帐篷、蚊帐、被褥、饮水、粮食、医药。

  一架架救生的阶梯从空中、从地面伸向野人山深处;一双双充满挚爱和人道的大手伸向那受苦受难的中国兄弟。

  野人山中的中国远征军总算有了转机,而在渝城,蒋总司令与参谋长史迪威之间本来就不融洽的关系陷入了危机。

  缅甸作战的失败,使矛盾加剧。蒋介石说,缅甸之战全败在史迪威不听号令。史迪威说,缅甸作战所以打不赢,全因为“花生米”乱插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