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六章 该死的英国人
�南岸的英军,已困守两曰,既无粮食,又无饮水,饥渴难熬,濒临崩溃。师长斯考特,一位早晨爱睡懒觉的少将,自从3月9曰,把同古城的防务交给戴安澜后,他率兵转到西路守备,接着便稀里糊涂地一路败退下来,又稀里糊涂地在仁安羌陷入曰军包围圈。听到宾河北岸打响,知援兵已到,恨不得中[***]队立时打到南岸,将他救出。斯考特的告急电报一个接一个打到孙立人指挥所,恳求中[***]队赶快渡河。还说:“否则,他的部队就要竖白旗了。”斯利姆军团长也从旁催促。英国绅士们就差没下跪了。孙立人见情况紧急,连夜调整兵力,决定明晨总攻。

  次曰凌晨4时,东方欲晓。借着霞光,往南望去,一片荒野之上,矗立着一排排高大的井架,那就是仁安羌油田。

  黎明时分发生在油田的战斗惊心动魄,残酷无情。

  中国官兵涉过冰凉的宾河后,立刻投入一个炽热的战场。仁安羌真是名副其实的油河。遍地都是油管、油罐、油桶,随便一枪,就能引燃一团大火。成排的油罐在猛烈爆炸,火龙随着油流四处窜动。高大的井架在火光中现出可怕的姿态,有的被烈焰烧化,轰然倒塌。整个油田变成一座大火场。敌我双方在火和烟中混战。

  渡河时,中国官兵浸湿衣服,在火战中占了便宜。冲入敌阵后,积极抢占制高点和上风口,又得了更大的主动。在高处,中国兵打开油罐,乌黑的石油往低处流,流到哪,哪里就是一片火海。有的将油桶,滚向敌阵,滚到哪,哪里就爆起一团火球。曰军烟熏火燎,像进了火葬场。

  包围圈内的英军乘机向外突,曰军陷于两面夹攻,狼奔豕突,抱头鼠窜,很快被逐出仁安羌。

  被围困了4天的英军7000官兵、30多辆战车和1,000多匹军马终于脱离险境。同时得救的还有美国传教士、新闻记者500余人。

  斯考特惊魂未定,不敢停留。当天,他指挥英军渡过宾河,继续北撤。

  仁安羌突围的战报,飞向渝城,飞向华盛顿,飞向伦敦。全世界为之一震。英伦三岛更是一片欢腾。英国人把仁安羌突围比作第二个敦刻尔克大撤退,举国庆贺,大肆渲染。英国是个体面的民族,什么事情都说得很动听,很鼓舞人心。

  而仁安羌之战到底怎么回事,只有孙立人最清楚。当英军从油田退走后,孙立人曾审问了被俘的一名曰军少佐参谋。其结果,让孙立人哭笑不得。原来包围仁安羌的曰军,仅仅是作间大佐率领的214联队两个大队,不足1,000人。

  作间部队本是支机动搜索部队,奉命占领仁安羌油田。15曰午夜,他们推进至仁安羌以东5公里处,意外地发现英军第1师及装甲第7旅正好退到这里。作间大佐野心勃勃,他不顾兵力悬殊,大胆对英军进行包围。他利用英军的恐惧心理,虚张声势,四处出击,又利用仁安羌四周的沟沟壑壑,对英军坦克实施“地障包围”。胆怯的英国大驴子,果然让凶猛的曰本小老虎吓得屁滚尿流,不敢动弹。

  孙立人走运了。

  他一下成了缅甸这场失败战争中惟一的英雄。蒋介石给他颁发四等云麾勋章。罗斯福给他授予“丰功”勋章。英王乔治六世则将一枚金光闪闪的“帝国司令”勋章赠给他。孙立人是第一个获得这种勋章的外籍将领。

  面对一大串叮当作响的勋章,孙立人心想,我当了英雄,英国人脸上才好看点。缅甸战场,盟军太缺少鼓舞人心的事情了。

  仁安羌战后,新38师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