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降为熹嫔
 那种感觉便好像是你明知道是某个人做的,却未能拿出关键性的证据证明他有罪,此时便最易被她逃过一劫。这让受害者如何甘心。

  不过,年氏那日后并未插手审讯,只道此事皇上必定能明察秋毫,她但凭皇上做主。

  只是最后连那采办太监也抵不住酷刑而死,这事便成了无头冤案,此事钮钴禄氏的立场很硬,弘历更是想尽办法想要给自家额娘脱罪,虽然其实他们这么做本是没错,但错就错在,钮钴禄氏已经失了圣心,雍正或许曾经看在弘历面子上给钮钴禄氏证明自己清白的机会,但这证据谁都拿不出来,此事便只好作罢。

  那采办太监一死,这案便只能到头了。雍正又再次翻查了整件案件的证据与供词,虽然无法证明钮钴禄氏的确有参与此事,但是她治下不严事实,她的宫人谋害年氏罪名已经证据确凿,而且在审查钮钴禄氏宫中人的期间,他们还查出了这些宫人们中无有违犯宫规中饱私囊的意外收获,由此又让被这些日子这件事搅得精疲力竭的雍正趁机发作了一把。

  虽然众人一再求情,但雍正铁了心要发作钮钴禄氏,雍正谓钮钴禄氏纵容宫人作恶多端,搅得整个后宫终日惶恐不安,显现钮钴禄氏御下昏庸,治理无能,即日起由熹妃将至熹嫔,并且令其返回紫禁城静思己过禁足一年,若是日后再有任何行差踏错,便妄想再保住这一宫之主的位置,雍正还道作此决断不过是小惩大诫一番,众人不必再为其求情,若是再求情便于熹嫔一同遣返紫禁城,此外,众妃也要以钮钴禄氏jing惕自己,不得纵然宫人做出此等谋害后宫嫔妃、让宫廷蒙羞之事,违者自是严惩不贷。

  这一决定更是令后宫哗然声一片,由妃位将至嫔虽然并不能代表什么,却是雍正朝后宫第一例,这一做法,俨然有杀鸡儆猴之意,即使雍正表示此事乃小惩大诫。

  至此,此事也落下帷幕。

  而后雍正还觉得亏欠了年氏,更是时常到年氏的院子里探望抚慰,那赏赐是一浪接着一浪,几近不停歇,其他诸如洛宁、安氏、老贵人等受害者,亦得到了不少赏赐,最近雍正虽因为公务繁忙并未招人侍寝,但明显对于洛宁等人荣宠更甚从前。

  虽然毒气案有了“着落”,但是这一石二鸟之计只击落其中一只,而另一只被拖累的还未下水,李氏只道此事已查明真相,那自家弘时应能解除禁足令,谁知雍正发作了钮钴禄氏却并未解除弘时的禁足令,这么做自然只能让一切如旧,无论李氏如何明示暗示,雍正都只道弘时应趁此机会在园内静思己过,这自然也让李氏甚为不安。

  李氏知晓近日八爷党的党羽一再的搅风搅雨,又知朝廷内外弹劾年羹尧的奏折已经势不可挡,李氏原本不知弘时究竟犯得是雍正的那点忌讳,但很快她便发现事情没有她想象的那般如此简单,因为七月下旬的时候,陕西巡抚云独立弹劾允禟护卫在平定与人发生口角后酿成了群殴事件,而后雍正偶然听到有陕西人称贝子允禟为九王爷,随后便一石激起千层浪。

  雍正之前便不满允禩、允禟的所作所为,这次抓到有人喊九王爷,细想之下必定是当年允禩曾允诺允禟在其登上大位后便让其得王爷的爵位。事实上,多年来允禟多番撩事斗非暗挑雍正,在先帝只封其贝子爵位之下并未有再进一级,连贝勒都够不上,又如何有九王爷之说,他已等位三年有余,仍有人这般作为,雍正心下便觉得允禟真正乃其心可昭。

  借此机会,雍正直接派人去西宁软禁了允禟,并且夺其贝子爵位,本来此事应就此完结,但收到风声的弘时忽然在被禁足的院子内大吵大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