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梁山记(70)梁山记终
我一手,去混在女兵中。”然后又怒对鲁成道,“是你教她的?”

  鲁成笑道,“你的妹子你又不是不知道,用得着我教吗?”

  花荣恼怒的道,“不是你教的也是被你祸害的。”

  鲁成“呵呵。”

  花荣差点想一拳揍过去,“哼!你以后可要好好的照顾好她。”

  “花老弟,你这算是把她托付给我了?”鲁成又笑道。

  花荣翻了个白眼,“我倒想把她找回来,可她肯么?”

  鲁成又是“呵呵”的笑了一下,又道,“我的意思是我们再怎么的以前曾是好兄弟,现在也继续牵筋带皮的。所以你们该是去多劝劝你们的公明哥哥,别给自己制造敌人,能好聚好散最好,如此大家还可留点情份,将来也好有个援手。”

  话说此时最恼恨的确实是宋江。眼看梁山泊就要成势,声达天听,不想自己心急了点反到了梁山泊要分崩的局面。最后还让鲁成给自己的招安之策种了刺,又把自己的“忠义”之说动摇了根基。一夜劝说却没多少成效就说明了鲁成的那番言论对这些莽汉的影响有多大。莽汉之所以为莽汉,那是他们自己并没有多少道理可想,他们只会人云也云的听从言教,可现在鲁成的言教却比他的言教更能契合这些莽汉的心。

  宋江碰上鲁成真是倒霉,鲁成的言论在懂思考的人中自有其道理,也更为透彻,在不懂思考的人中却又有一份傲气让他们共鸣。所以宋江唯一能做的就是在忠义、好汉不侍二主等这方面着手。这虽然对二龙山原有的人影响不那么大,可其他人却是要顾虑一下的。可偏偏作为老大的晁盖在这方面却没有作为,反倒是在赌气式的听之任之。

  宋江了解晁盖,所以此时也明白晁盖的心态。如果晁盖不是晁天王,那他此时就说不定也要跟鲁成走了。所以说在晁盖心里并不会太恨鲁成他们的离开,他只是觉得自己很没面子,或者说他也明白了自己不算是个合格的领头人,有点惭愧。如此,晁盖就羞愧来用江湖道义约束住好汉不走,他反倒是大度的为要走的人开脱。

  “贤弟,愚兄知你忠义,可这世道忠义之人未必就有好前程,招安之事不谈也罢。”又道,“贤弟,他们要走就让他们走吧,你我不能给他们一个前程就不必枉做了小人去拦他们。”

  所以宋江内心很怨恨,因为他悲剧了,因为有了个晁盖,他都不能把这次的分裂上升到道义黑白上来,无法给离开的人扣上“小人”的帽子,如此他还怎么来阻止有心要走的人?

  梁山军在一路少言少语中回到了梁山泊,挟着大胜的威风回来,却没多少高兴劲,这让留守的人莫名其妙,进而也让他们知道了其中的曲折。

  晁盖回来后并没有如往常那样举办庆功宴,只发布了一个命令,说不得阻止和为难要走的兄弟,然后他就在山顶寨中沉默。

  要走的人都在收拾家当,最后除了二龙山的所有人,还有那些鲁成招来的几个降将、蔺仁及史进几人都要离开。如此,二龙山倒似以军官出身的人为主了。

  而令人没想到的是孙立、孙新、顾大嫂、乐和、邹渊、邹闰也收拾收拾要跟着走,他们一系只剩解珍、解宝不走。

  宋江在前没去做过孙立的思想工作,在后知道了孙立要走却也没去劝说,看来他们之间确实是另有故事。而孙立他们真正提出要走的就是孙立,孙新、乐和只是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