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更新更新
>   ……那个追逐了那么久,直至现在依然无法平视之人。

  崔氏怔怔瞧着他面上倦怠。片刻后,她才组织好了语言,缓缓道:“事实上,妾身见到夫君的那一刻,夫君非但烂醉如泥、口中还模糊唤着什么人的名字。妾身知晓,夫君心中有人。”

  曹植瞳仁骤地一缩。

  他敛眸淡道:“你可还记得,我唤了谁的名字?”

  崔氏微笑道:“妾身没有听清楚。”

  曹植顿了顿,定定瞧了她许久,然后道:“所以?”

  “所以,妾身也告诉自己:既已嫁与夫君,那么千万莫要嫉妒,莫要惧怕,也莫要奢望。”崔氏继续道:“所以夫君要走,妾身纵想留下夫君,也决不会开口干预。相反,无论夫君做出什么决定,妾身都会支持。”

  曹植面上终于有了一分动容。

  他像是第一次认识这个聪慧善良的女子,仔仔细细的

  事实上曹植对女人并无任何排斥的,方成亲时哪怕茫然,对崔氏也是极好的。但这种好决不是喜欢,反而有些像愧疚。

  这些,崔氏都明白。

  “妾并不怨夫君,”许是曹植的目光太过专注,令她产生了些许错觉,她的脸庞染上了些许绯红。她这般着,无论心中是苦涩也好,无所谓也罢,面上都是无懈可击的温顺娴淑,“其实妾身这些话,也不过是想着,也许妾身不争不怨,夫君的这一辈子反而能记住妾身。”

  曹植沉默许久。

  他终究俯身抱了抱崔氏,轻而缓道:“我既娶了你,这一辈子便是我的责任,曹植决不会有半分推脱、遗忘。你……放心。”

  四月中旬,众人回许昌。

  不久,天子下令,命曹操朝觐见时赞拜不必唱名、入朝不必趋走、带剑着履上殿,如高祖时萧何旧事。

  时百官恭维,唯有荀彧道:“丞相本兴义兵以匡朝宁国,当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

  话语方落,原先有如闹市的大殿,瞬间一片死寂。

  曹操淡淡凝视荀彧,久久无言。

  这一日下朝时,曹操握着荀彧的手,一步一步往前走。两人走的很慢,甚至一旁尾随他们身后的人,也都放慢了脚步。

  荀彧已老了,快走不动了。但曹操身体健康,甚至常年出征在外,决不会像他一样走的慢。

  这些年来,他已很少拉着他的手,一起前行了。今日,也恐怕只是最后一次。

  他忽然就想到,很多年以前的他们亦是如此步履维艰的。他最初投奔曹操,与他深谈之后,曹操喜出望外,甚至对左右“荀彧,吾之子房”。

  ——那时的曹操是何等的高兴,那时的自己又是何等的满足?

  他却从来忘记了,历史的最后,是刘备将过往功臣赶尽杀绝。唯有张良一人退守幕后,才避免被赶尽杀绝的下场。

  但是他荀彧,如何退呢?

  多年前汉室王朝式微,董卓霍乱朝纲,于是天下群雄并起,逐鹿中原。然而这其中大多人只是为一己私欲,哪怕推翻董卓,亦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