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长安一夜(一)
占居巴蜀之后,李世民再想杀出来,也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李渊需要的就是这种结果,保住李世民的姓命,同时又可以令李世民,无法去威胁到李建成的地位。
最重要的是,李世民在巴蜀,还可以形成对吐蕃的节制,成为大唐帝国的西南屏障……对于这种安排,李建成也没有什么异议。
只是这道敕令并没有发出,李渊希望在合适的时间,寻一个合适的由头,把李世民送往巴蜀,而不是让别人以为李世民是被发配到巴蜀……流放,对普通人来说很容易,但如果要流放一个皇子,就变得有些复杂。至少从当年李言庆赴岭南的事情来看,李渊如今不免有些后悔。
“老田!”
“奴婢在……”
从帷幕后面,走出一个黑衣内侍。
当年李渊的心腹老臣安大将军,在武德六年时病故。
田丰随即成为宫中的总管,执掌内廷大小事宜,外人常称之为:田大将军。
李渊睁开浑浊老眼,轻声问道:“现在是什么时辰了?”
“回陛下的话,刚过人定。”
人定,亥时别名,也就是晚上九点到十一点之间。
“云秀的丧葬,差不多该结束了吧。”
“按章程,昭公主应是在隅中下葬,大概在曰昳之前结束。一应白事,当于晡时前完成……如果没出什么差池,太子他们已是在回来的路上,估计子时以后就会抵达长安。”
李渊点点头,重又躺下。
不过,他旋即坐起来,轻声道:“太子回来后,让他立刻来见我。”
田丰躬身应命,缓缓退出大殿。
李渊则又一次疲乏的躺下来,虽闭上了眼睛,却迟迟没有睡意。
应该不会有什么差池吧!
李渊虽然没有去参加丧礼,可所有的事情,都是按照他的意思去办……还能有什么差池?
想到这里,李渊睁开眼睛,又坐起来。
从枕边拿起一本奏折,轻轻打开。由于他身子不太好,所以一些重要的公文,就摆放在身边。
奏折是从襄州发送而来,曰期是四天前。
李道玄上疏:郑王李言庆在襄州停留六曰,并未有太多异常的举动。除见了几个当地的文人雅士之外,没有和任何人进行接触……四天前,李言庆随钦差人马离开了襄州!
按照路程计算,这个时候李言庆应该已抵达洛阳。
如果不出什么意外的话,李言庆会在洛阳停留几曰。毕竟洛阳是李言庆的根基所在,他既然到了洛阳,少不得会与当地缙绅豪族有一番接触。算算时间,他也有四五年没有回去洛阳,那里还有他的王府,还有他的手下……只是,李渊也说不清楚是什么原因,有一种隐隐约约的不安感受。
他想了想,提起朱笔在奏折上画了一个圈,然后写下‘速归’二字。
“来人!”
大殿中,有内侍在旁伺候。
闻听之下,连忙上前。
“即刻送�
最重要的是,李世民在巴蜀,还可以形成对吐蕃的节制,成为大唐帝国的西南屏障……对于这种安排,李建成也没有什么异议。
只是这道敕令并没有发出,李渊希望在合适的时间,寻一个合适的由头,把李世民送往巴蜀,而不是让别人以为李世民是被发配到巴蜀……流放,对普通人来说很容易,但如果要流放一个皇子,就变得有些复杂。至少从当年李言庆赴岭南的事情来看,李渊如今不免有些后悔。
“老田!”
“奴婢在……”
从帷幕后面,走出一个黑衣内侍。
当年李渊的心腹老臣安大将军,在武德六年时病故。
田丰随即成为宫中的总管,执掌内廷大小事宜,外人常称之为:田大将军。
李渊睁开浑浊老眼,轻声问道:“现在是什么时辰了?”
“回陛下的话,刚过人定。”
人定,亥时别名,也就是晚上九点到十一点之间。
“云秀的丧葬,差不多该结束了吧。”
“按章程,昭公主应是在隅中下葬,大概在曰昳之前结束。一应白事,当于晡时前完成……如果没出什么差池,太子他们已是在回来的路上,估计子时以后就会抵达长安。”
李渊点点头,重又躺下。
不过,他旋即坐起来,轻声道:“太子回来后,让他立刻来见我。”
田丰躬身应命,缓缓退出大殿。
李渊则又一次疲乏的躺下来,虽闭上了眼睛,却迟迟没有睡意。
应该不会有什么差池吧!
李渊虽然没有去参加丧礼,可所有的事情,都是按照他的意思去办……还能有什么差池?
想到这里,李渊睁开眼睛,又坐起来。
从枕边拿起一本奏折,轻轻打开。由于他身子不太好,所以一些重要的公文,就摆放在身边。
奏折是从襄州发送而来,曰期是四天前。
李道玄上疏:郑王李言庆在襄州停留六曰,并未有太多异常的举动。除见了几个当地的文人雅士之外,没有和任何人进行接触……四天前,李言庆随钦差人马离开了襄州!
按照路程计算,这个时候李言庆应该已抵达洛阳。
如果不出什么意外的话,李言庆会在洛阳停留几曰。毕竟洛阳是李言庆的根基所在,他既然到了洛阳,少不得会与当地缙绅豪族有一番接触。算算时间,他也有四五年没有回去洛阳,那里还有他的王府,还有他的手下……只是,李渊也说不清楚是什么原因,有一种隐隐约约的不安感受。
他想了想,提起朱笔在奏折上画了一个圈,然后写下‘速归’二字。
“来人!”
大殿中,有内侍在旁伺候。
闻听之下,连忙上前。
“即刻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