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6章 亲事
�严重,有人说开封那边交税根本没有多少,就是说我们巴蜀地区物产丰富,才交这么多的。去年天又不好,闹饥荒了。那些狗官还随便杀人、抢掠了不少年轻女子,不把我们巴蜀人当人看了。青城县各处都开始造反,后来锦官城附近也造反,各地纷纷造反,锦官城的官员府邸被烧,官员也被杀。义军一路打到了剑门关。”李三月手舞足蹈,比划得很好。

  陈秋娘对于宋初的历史并不是太清楚,隐约是知道宋初,蜀国是爆发过几次起义,原因都是大宋皇帝穷得要死不活,于是就对巴蜀征重税,巴不得把整个天府之国都刮上三层作为军费。大约这李三月说的就是这次起义了。她暗自庆幸自己生在这种穷乡僻壤,即便战争也很难波及。

  “呀?我听说剑门关是个不出名的老家伙当守将的,这次一举拿下,就收复失地,把那些恶棍赶出蜀中。什么大宋,根本不把我们当人看的。”旁边又有人插嘴,怕也不知道是哪里听来的。

  “哪能呢。你们不知吧。义军在剑门关错失良机,早就被打败了。现在像是派了什么将军来镇守了。义军都节节败退了。唉,不知道这一次败了,会不会有更重的赋税呢。”李三月说到后来,也是唉声叹气。旁边的人也跟着唉声叹气。

  “蜀中富饶,他姓赵的若是有点大智慧,这次平定了,就会对蜀中放宽政策,让其休养生息的。否则,这要不了多久,这江山也是要改姓的。”有个书生打扮的中年男子插嘴。

  “希望能让人活命。”又有人感叹,尔后有人看到了陈秋娘。于是,大家都瞧了瞧她,远远地走开了。

  陈秋娘也不介意,充分理解大家的心理,毕竟,她是死了又活过来的人,再怎么着的,都是不祥之人。只是刚才听到的信息似乎不是好信息。战乱意味着民不聊生,那么,饮食生意肯定要受影响。

  不过,貌似宋初蜀中几次起义没有成功,后来赵匡胤就派了谁镇守蜀中呢?陈秋娘对宋朝的历史不太熟悉,就连宋朝的吃食都不是那么精致,太趋于快餐文化,她想来没有太细致的研究。所以,她想不起是派了谁来蜀中镇守。

  但无论如何,今天听到的绝对算不上什么好消息,战乱之后,百废俱兴。怕自己还得要立足本行,同时另谋出路。

  这一瞬间,陈秋娘感觉前途有点坎坷。长叹一声,愤恨自己若不是贪图那千年米酒配方,哪能被丢到这分分钟水深火热的节奏里来挣扎呢。

  只是她性格从来不悲观,这种情绪也只是瞬间的事。她继续往山里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