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行将登陆
��才终成大事。

  “白丸。卖掉陶器所得的钱在当地采购了大量生活用品,另外趁着粮价尚未崩坏,又在当地购置了一定数量的粮食。

  王易听着波涛滚动的声音。从怀中取出那份李逸给他的信笺。

  厚大的鱼形信笺其实内含两只信封,一封来自于袁绍,另一封来自于许幼。许幼在信中称自己听闻王易荣膺太守之位。甚为欣喜。认为王易ri后必是国之栋粱无疑。但他在最后也发出了谆蒋教诲,希望王易在职时能廉洁奉公,尽心为民。相比之下。袁绍在信中的言语更加热情洋溢。

  袁绍少为郎,被授官濮阳县长,他虽也常回汝南交游士子,然而自遭母忧去官后,他就徙居洛阳了。

  袁绍的父亲袁成当初在京师做五官中郎将,喜欢交结朋友,与一时权势诣天的梁翼也关系亲密,言无不从。而袁绍的叔父袁院素有重名,历任郡职、九卿,常为三公。

  袁绍一家十分特殊。当一个接一个海内名望因为得罪外戚宦官而身死族灭时,袁家却挺过了政治婶变的风雨。四世三公,这就是这家人随机应变的真实写照。而袁绍自小生活在洛阳。对父亲和叔叔乃至祖父的事迹耳濡目染,自然知道结交的好处。

  他首先对王易做了太守表示祝贺,但之后竟邀请王易到京城来找他玩乐。

  写到最末,袁绍表示出了对宦官的浓浓的厌恶之情。王易略一细想,终于明了:袁绍有姿貌威容,爱士养名。因为他家累世台司,宾客们都纷纷归附。再加上袁绍自己也倾心折节。所以京中士子大多争着去他的庭府之中。而袁绍也不分贵贱,一并抗礼接待,搞得无论是豪华的小车,还是寒酸的板车。一时间都填塞了他家门前的街道。

  宦官们对此当然非常厌恶。中常侍赵忠说:“袁本初坐作声价。好养死士,不知此儿终yu何作袁院听到此言急忙呵责袁绍,然而袁绍至终没有改正。

  相必是袁绍在京城的活动遭到了宦官的抵触,所以袁绍才会表现出这样大的反应!王易从来就觉得袁绍玩心过重,思维有的时候甚至比较幼稚。

  “如何?袁本初必是又举出些许跑马走狗的游戏来诱子云入京了

  “呀,李公

  王易看见李逸微笑着站在门口,连忙将他请将进来,一面又说:“本初少即为郎,颇有才思,怎可如此说呢?。

  李逢看了一眼桌上的信纸。笑道:“他家与众不同,他父亲袁文开和粱翼这个外戚呼朋引伴,他叔父又和宦官久居无事,没人敢动他们的。袁本初顽劣之心正有赖于此。他平ri里就知道结交朋友,或是出去游猎,或是游嬉庭院。才疏学浅,这种人能做个依靠就好了,不必挂在心上

  王易笑道:“李公之言,我谨记之。”

  李逸坐到王易对面,说:“子云,我看不过数ri工夫,我们就会在青州靠岸。届时你除了造访郑公业,还有什么打算没有?”

  王易不想李逸竟然摸底摸得这么深,一时有些难以回答。许久。才憋出句:“与郑公业早有约定,不敢不违。其他么似乎没有什么计划

  李逸捞掌微笑道:“何不答应了袁本初。去一趟京城呢?”

  王易奇道:“这是缘何?”

  李逸娓娓道来:“如今汉朝的心思都扑在边地。凉并两州杂胡畔心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