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准备考绩
��这些话后,刘韶便没了下文。从他的表情看得出来:他有些紧张。

  不过王易也暗生奇怪。照理来说,他现在也是个县丞了,不算是白身。而他上次破盗一事斩首数百,放到哪里都是不得了的大功,即使将这份功劳送入朝廷也是无妨的。但为何只有财物的赏赐,而无加官进爵呢?

  王易疑窦丛生。

  莫非是吴县豪族陆氏捣的鬼?他家大郎被我斩去一只手臂,前来讨要又受尽屈辱,莫非是借机来打我一耙?

  王易只能把原因归结于此。他也发现了刘韶忐忑不安的表情,心想自己猜测的大概不离一二了。

  刘韶似乎不想王易提出自己的疑惑来增进自己的尴尬,他连声干笑道:“子云少年豪杰,雄姿英发,乃是我县士绅之楷模啊。这一年的考绩又快到了,子云还得准备准备,为我县争光啊!”

  王易拱拱手,“多谢县长提醒,此事我必不敢怠慢。”

  秦汉郡县制基础上的官僚政治体制正在不断完善,中央政府对吏治是相当重视的。因此在特定的时间周期内,都会对地方的官吏进行考核。内容包罗万象,既有笔试——考察内容主要是刑律;又有武试,其中包括马术和拳术;甚至还有面试。

  政府管辖的兵武库和马厩能为官吏们提供日常训练的条件。当然,在一些没有能力筹集起像样物资的县,上级的考察往往会宽松一些。

  当然,这仅限于这种专门的官吏考绩。如果是其他的譬如监察系统来考核,那么就不会存在这种麻烦。

  这年头的刑律细致繁琐。一个帝国越是到了日暮沉沉的时候,它的法律就越是细致罗密。在后来一些暴君当政的时期,甚至出现了有一万多条罪行适用于死刑的情况。至于其他的条文,则更是浩如烟海了……汉朝以霸王道治国,律法不可谓不严,王易从来没有学习汉朝律法的经验。

  当然,他还是有一些了解它的兴趣的。蒙混过关这种伎俩在他高中时代就已经练得炉火纯青了。

  更重要的是,王易并不认为没有很好掌握这种东西就会给他的仕途带来影响——这个封建时代有多少人是靠父辈荫庇上的位?数不胜数。**是政府的牌匾,无耻是官吏的通行证。洁身自好固然会获得他人的尊重,但在溃烂成痈的社会里,这就显得很悲哀了。

  当然,王易向来秉持认真的态度。他虽然决定要浑水摸鱼,但他还是决定打一点底子——至少他得了解这个时代法制建设的基本情况,这样以后他在建立新的制度时,能有所鉴戒和参考。

  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吧。王易这样想着。他已经嗅到了危险。

  如果自己没有打破贼寇,那么陆骏的奸计会有什么效果?王易原以为陆骏会如意料之中与孙静缠斗起来,但现在看来,他还是棋差一着。

  王易回到自己的府邸,以最快的速度处理掉了积压下来的文案。其中有份文件需要送至传驿,他想叫邓当送过去,可呼叫了几声后,王易才发现邓当连影都没有。

  “王县丞,邓少卿告假了。”一个小吏对王易说。

  王易奇道:“他有什么事么?”

  那小吏说道:“是去吴县接他媳妇的弟弟了。”

  王易信口道:“他媳妇的弟弟?他小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