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双士归服
如今你在我这儿,就没有什么打算么?”王易拉着他坐在石椅上,见他有些局促,不禁笑道:“近来我听说吴县的陆氏扬言要为张家二郎报仇,而张家更是声势夺人,据说已经分谴数百宾客南下,到这里来搜寻正方了。”

  李严摆摆手:“当日那个叫董袭的酒汉将张桓的随扈全部刺杀,想来也没什么人能认出我。但如果他们有几百宾客南下的话,几番折腾,恐怕对子云的海盐县城不甚有利啊。”

  王易哈哈一笑:“有了周黄二人的前车之鉴,料想他们也会避开凶境逃走。况且那日我伪装成商贾,既然你不能被发现,我又何尝会被发现?”

  “哈哈。”两人相视而笑。

  李严蓦地又说:“子云,吴郡宗贼林立,吴县的这陆、张两家就是一例。吴县另有顾、朱两氏,德望颇重,甚得乡里推举,其家族子弟生活简朴,颇有仁人之风。子云要治豪右,还得掂清分量,万勿一并招惹了。”

  王易见他言词切切,语态诚恳,仿佛对吴郡的豪族了如指掌似的,不免有些好奇,接着问道:“正方还有什么意见,不妨一并痛快说出来罢。”

  李严见王易推心置腹如此,也娓娓道来:“吴郡还有一氏,近些年泛结豪杰,广布恩惠,又私拥部曲,不得不防啊。”

  “哦?”王易等待后音。

  李严乃道:“我说的乃是富春孙氏,子云可有所耳闻?”

  王易惊奇道:“如何不闻!孙氏可有一个子弟,名坚,字文台,极为骁勇。黄巾大乱时,他屡立先登战功,这次他被封为佐军司马,甚得朱儁将军的器重啊。”

  李严点点头,用他那低沉的富有磁性的嗓音说道:“这样来看,子云是对孙文台颇有耳闻了。我住在南阳,临近淮泗之地,这孙文台年纪轻轻就名传千里,辗转走动都有千百个豪杰少年相顾左右,我是经常听到的。如果富春孙氏没有此人那也无妨,但却恰恰是这个孙文台,子云才不得不防啊。”

  王易自语似的道:“那吴县陆张顾朱等……”

  “都是土鸡瓦狗罢了。”李严不耐烦地挥挥手,似乎要将无形的这些世族打乱,“都是些烂泥潭一样的,固然有些值得称道的子弟,但本原来看,也脱不了一个宦贵的蛮横武断之性。子云要收拾他们,只须恩威并施,虚实相加,那就易如反掌了。”

  王易见他纵横捭阖的风采,心中狂喜。王易满面笑容,连连拱手道:“正方日后在禾兴有闲暇,还要多多教我啊!”

  李严彬彬有礼地答道:“哪里,还是劳烦子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