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斗枪赛(上)
��希望在南方草创,然后逆天而行,过江跨击朔北的宏图大业顿时从心中涌现。王易没有理由不感慨万千——尽管凭借良好的可视度远远望去,那里还颇为寂寥,与千百年后的秦淮风月的繁华气息相差了十万八千里。

  长江这段并不宽阔,即使是稍宽处还有江中小洲,在王易穿越回来的那个时代,那些小洲的酒店业还正在蓬勃发展。江上渔船点点,也有帮助摆渡的江岸人家的帆船。

  此时离王易吩咐下去让常桓和那些船家商讨过江的事已经过去了大约一个半时辰,而还不见常桓有回来的迹象。

  一直在和刘馥和董昭聊天的王易正不亦乐乎,直到天色愈晚才发觉正事还未解决。

  王易并没有心情烦躁,这几天他的心情不错。因为前几天朝廷的委任书颁发了下来,拜王易为海盐县县丞。这封委任书表现出了淳淳教诲之情,希望还未加冠的王易多读圣贤书,少触兵事,在家多奉养父母长辈。本来想让王易从功曹小吏做起,但因王易能力卓越非凡,就酌情让王易加官县丞。最后书的末尾还隐讳地提出让王易贡献恩金,以拜谢皇帝的恩德。

  汉灵帝把他母亲贪爱财货的本性全部继承过来了,西园公开的卖官鬻爵搞得有声有色,而且对于朝廷授予的官爵,也要索取财物。这次考虑到王易是功臣,又是黄巾大乱,所以没有明目张胆地直接索取,而是委婉地表示,但饶是如此,就让跟随在童子军身边有段时间的刘馥和董昭险些骂出来。尤其是董昭,他已经打算随同王易过江了,给出的理由是厌倦了北方的争斗,想在吴会之地静养。

  王易自然知道董昭这一举动完全扭转了他自己的历史,而这改变全因王易而起。王易也想把他招为麾下,不过这样的人杰也不是轻易就能物色到的。

  “子云,过江上任之后,你可有什么打算,我们哥俩在吴会无亲无故,可都指望着你哪。”刘馥和董昭称兄道弟,不亦乐乎。

  王易道:“县丞嘛,当时我在平丘时就向毛玠稍微请教过,主要是做些文务,朝廷让我从打理文务开始做,想消磨一下我的脾性,这点我感觉很好。不过据说现在扬州有很多贼寇私拥部曲,宗贼盛行,比黄巾更甚一筹,长年累月的战乱使得元元大众流离失所,闲置的无主之地甚多。因而我首先要去做的,恐怕就是购置土地,安排童子军。

  “在扬州,首先要打下我们自己的基础,至于那些宗贼和盗贼,先不扰其须眉,待我羽翼丰满,机会也成熟的时候再与他们相较吧。当前大战刚歇,收拢民众,革制土地,修养生息最最重要。若要等到几年后祸乱再起,那就太晚了。”

  “子云胸有成竹,计划很好啊。不过子云毕竟长久不回家乡了,当下还是步步为营为好,做事切不可轻率急躁。”董昭笑道。

  刘馥却不解道:“子云怎么确切知道几年后就会祸乱再起?不要又和我说是山人自有妙计,天机不可泄露。”

  王易干笑道:“拭目以待吧。”对于这种真心话,通常刘馥和董昭会把它当作玩笑,看到两人面色一板,王易也不再和他们计较。

  童子军的名声传得很远,即使是长江边上都有人听闻了。几日来童子军在竹篷里过夜,除了正常的“三操两讲”和军事技术训练外,王易还在童子军中开展了几项运动,并且将这些运动拖到比赛之中。

  其一便是蹴鞠。这个时候的蹴鞠和后世的带有竞技性质的足球很类似,但每方有六个球门洞,而且这个时候的蹴鞠可没有后来那么多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