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夜中谋划
会全力准备,其他就不要多想了。”

  王易笑道:“何必如此在意呢,元颖?有事莫强求啊。虽说临阵磨枪,不快也光,但为人修养有岂是三日五日便能成形的。这许劭和许靖两位先生老于世故,洞悉百态,凡人躯体如何能够脱逃呢?”

  董昭默然,他心里只觉王易毕竟是个少年,童心未除,颇为顽劣。

  刘馥却是微笑称善,他这副表情让董昭也颇为惊讶。他适才与刘馥相谈甚欢,还甚为刘馥雄辩之术和纵横捭阖的胸恣折服,谁知也是这般放荡不羁!

  董昭是知道这刘馥还未向王易口称主公的。

  后来王易也没再去寻找徐盛等人,因为后来他们外出后回来,是被看门的小厮直接送进来的。

  几个壮汉分席正坐,腰杆挺得笔直。王易坐于前正中。他朗声道:“许家坞堡外的童子军还需人看守,但这宅子里也得留些人在。这样吧,文向、老马和老裴驻在城外,文谦和阿仓呆在宅子里。”

  众人称诺。王易这样安排的时候夜已深,刘馥和董昭也早回到了各自的房间睡觉。

  “白天我交代给你们的事,现在就报告给我吧。”

  领头的徐盛立即说道:“主公,那陈逸与周旌果然有联系,只是我们还有意外的收获。”

  “哦?说得详尽些。”

  徐盛正一正身形,说道:“宴会后这两人便联络到一起,傍晚时他们还在坞堡外的茶寮里喝了小酒,相谈甚欢,看来认识许久了。”

  乐进也说:“在那茶寮后的树林里,他们一支两百来人的部曲就在那里驻扎,陈逸和周旌在里面进进出出的。”

  徐盛点点头:“文谦所言不差。但是没过多久,后来又来了两支队伍。前一支是从北面其他郡县来的,约莫有一百来人,是个英武的汉子领的队,那汉子个子挺高,穿着黑色长裾,腰间的束带上扣了一块玉纽,虽然隔着老远我看不清楚,但可见这人是个当官的。这人似乎是周旌和陈逸的主上,周旌和陈逸两人见了他都唯唯诺诺,十分恭敬。

  “还有一支队伍是从平舆县城方向来的,领头是个三十岁左右的英俊公子,随从的是十来个骁骑,个个锦衣玉带,身体端得雄壮,气度更是不凡,显然是贵宦子弟。这些人似乎早知周旌一众在林中扎营,是径直奔那里而去。那英俊公子下了马,便有英武汉子领着几个心腹出来相迎。

  “我们想知道他们谈了些什么,便摸近了那茶寮,进了树林,攀到高枝上,用树叶隐匿了身形。果然我们在树冠上听见下头营帐里发生争吵,最后是那英俊公子横刀从营帐里直冲出来,后面那英武汉子连追了几步没赶上,长叹了几口气。”

  王易暗道极有可能是周旌这些人的图谋未能与那公子达成共识,或者说根本就是遭到了对方的完全拒绝。王易觉得周旌这帮人的议题有极大可能就是废帝,因为事情将在没几年后发生,而这几年之中他们不可能是一点行动都没有,各种安排若没有长时间的准备,根本不能成形。

  汝南世族林立、根深叶茂。譬如袁氏,四世三公,天下多是其门生故吏,遇到大事,他们只需振臂一呼,天下就云集响应,声势骇人。这是一种极为可怕的政治影响力和号召力。这些世家大族是天下士子观望所在,举大事如能获得他们的支持,必定事半功倍。

  而且在历来的汝颍之争中,汝南士子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