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身入旋涡
�歌伎五百,个个精挑细选、自幼悉心培养,况且长久受汝南本地的文气熏陶,姿容气质都是别的地方无法媲美的。

  许劭对厅堂内整体的气氛十分满意,他笑道:“诸君远到而来,在下不甚感激。现在歌舞既出,各位不妨解开旅途拘束,一抒雅兴。今日之后,诸君先在寒舍下榻,数日后,在下自会邀请各位光临评会。”

  “听凭君意!”堂中尽是许诺之声。

  厅堂两翼的长帘里影影绰绰,却是士子们的女眷。她们来自士子家族,平日里结游的机会不多,这次宴会对她们来说也是一次相当好的机遇。美酒佳人在此,各位士子不禁万分激动,但一个个又拿起十二万分的细致来规整自己的举止,唯恐失笑于他人。

  严葳领着妹妹辞别了几个新交的小姐妹,来到一隅搜索着王易的身影,待看到王易在一个偏角坐定时,她目光闪烁,喜色不能收,旋即脸上略呈薄怒。

  细心的妹妹发现了姐姐的表情变化,她轻声问道:“姐姐缘何发怒呀?”

  严葳小嗔道:“王公子允文允武,身貌俱佳,却被安排到这么一个角落里,这家主人也忒怠慢了人!”

  严蕤用手掐着严葳的腰枝:“姐姐心慕那个王易了!”她脸上全是捉奸在床的表情,显然还不知道她的姐姐早委身于王易,求得他们姊妹和老父平安了。严葳双颊飞红,却是不再言语。

  “子曰:‘不学诗,无以言’。我又知歌咏赋颂,都生于诗。各位不妨作些歌咏赋颂,聊表情怀。”互听一人举杯而起,向着众人高声提议道。

  那人生得一表人才,相貌堂堂,却听有人小声议论道:“那不是陈仲举的儿子吗,他怎么回乡了?”

  陈仲举即陈蕃,汝南平舆人,可是旧日的汝南士人的领袖,但惨死于与宦官的争斗中。他的儿子陈逸被友人拼死救出,隐匿于甘陵。

  王易知道这陈逸后来和冀州刺史王芬图谋废汉帝,还撺掇曹操和他们一起干,结果曹操拒绝,他们的大计也最终失败。

  “陈兄何不赋诗一首!”

  “唔,陈公之子,必定不是凡品。”王易听到他身边一个中年人抚须轻吟道。

  不过这个自幼就在和官府玩躲猫猫的年轻公子似乎不工文学诗赋,他随口吟来一首乐府:“

  饥不从猛虎食,暮不从野雀栖。

  野雀安无巢?游子为谁骄?”

  此诗乃是用了两个比喻来表示游子不干非法和放荡的事,琅琅上口,不少人听陈逸吟完,还将诗句放在口中咀嚼。

  当今朝政依然是被宦官把持,陈逸似乎很想继承父志,表达自己不与宦者同流合污,并且表达自己作为一个游子所怀有的坚定节操。但他似乎连这首乐府诗的主旨也没有搞清楚,现在吟出来,倒像在挖苦他的父亲。

  堂中有很多人在为他叫好鼓掌,但也有许多真正懂得诗歌的士人先是默然,然后拊掌轻笑,表情虽然符合礼节,但其实是不以为然的。

  陈逸常年隐匿,早就把识人之术学得烂熟于心,他何尝没有发现那些大儒们脸上的变化,登时悻悻然坐了下来。

  王易身边那个中年人也长叹一声,轻声道:“看来陈仲举的后人再不能延续他的荣光了啊。”

 &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