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左丰索贿(上)
还有满荣都迫不及待地追了过来。刘备奇怪地问道:“我们正势如破竹,扫荡黄巾指日可待,子云怎么就这么早走了呢?”

  王易微笑道:“离开故乡太久,也想回去看看了。”

  刘馥道:“是去扬州么?”

  “扬州吴郡,不错的地方。”

  刘馥点点头:“那我与子云同去吧,反正我本来就有去扬州的打算。”

  王易对满荣说道:“真是造化弄人,想当初我们在长社,几个弟兄困在一起,结为生死之交。现在,又要离开了,而且路途遥远。以后相见,不知道是猴年马月了。”

  满荣走上来握住王易的手,说道:“保重啊,子云!我们满氏一族在山阳还有些根基,日后闲暇,子云来看看吧。”

  -------------------------------------------------------------------------------------------------

  一行人浩浩荡荡朝南走着。皇甫嵩因为连续斩获黄巾两名极为重要的领袖张梁和张角,受到朝廷的嘉奖,同时继续开拨大军,进攻下曲阳的张宝。

  南下的残败景象触目惊心。

  破败疲敝的豪族坞堡已经沦为商旅和流浪汉过夜的地方,农田也已弃置。便是几座有名的雄城也尽留一地残砖废瓦。大多数本地的世族豪强要么被黄巾军杀掉,要么已经提前逃到了南方。能留下的人是因为饿着肚子走不远的缘故。当然,还有几股准备南下的流民队伍。王易和刘馥看到他们,立即命令部队保持jing惕。

  “兵祸连绵啊!短短几月,竟凋零至此!”刘馥叹道,“不过听说扬州遭遇的黄巾袭扰并不是特别严重啊。”

  王易摇摇头:“兵祸没有给扬州带来太大损害,那是因为扬州本来就地处偏僻,人烟稀少,况且南下的流民大多没有横渡长江,停留在了淮河一带。就吴会两地,还是宗贼更令人惧惮”

  王易知道中国历史上经济重心的南移就是从现在开始的,最近几年要么是夏天大旱,要么是冬天大寒,春天瘟疫流行,秋天又河水泛滥。天灾之下**四起,就算灵帝有天大的才华一时半会儿也搞不定啊,更何况他还启用宦官,卖官鬻爵昌盛呢!不过这次人口大迁徙要到晋时才差不多完成,也就是说,至少还要一两百年以后才渐渐平息。

  一想到现在在江南那么肥沃的土地上,耕牛还不盛行,很多地方竟然还在刀耕火种,王易就头皮发炸。

  王易在心里总结:“别看江东现在人少,但是长江沿岸的土地平坦肥沃,种水稻一年两熟甚至两年三熟不是问题,而且亩产非常高,控制住那片区域,养活数十万大军简直是小菜一碟。还有滨海捕捞,也是一大食物来源。现在地理条件已经摆在眼前了,主要是农作物的品种和劳动力的问题……”长江流域亩产高是个中国人都能明白的。司马迁说过江南地区的人,虽然耕种方式落后,但自给自足没有问题。在那种恶劣的操作下都能自给有余,更何况带入更加先进的耕作方式,引进更高产的作物品种?赖以在后世小有名气的舟山渔场,近海渔业可以发展起来,如果航海技术发达,还可以到日本群岛附近的海域捕捞,那个地方的渔业条件更好,北海道渔场是世界四大渔场之一……

  王易陷入了憧憬之中。

  刘馥在王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