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关键证人
��间,而且据邬铃所知,这一封书信上还需一人落印才能作数,这个人现在还躺在床上。”不禁回头看了看挺直躺在床上的于硕宜和坐在一旁的于硕宜的灵魂,邬铃心中一时百味杂陈。

  于敏之摸了摸眉毛,半晌:“也罢,总是要替你出了这口气才是。我于家虽然世代经商,于诗书礼仪上不及儒绅冠士看得那般重,但也总是逃不过一个理字。”

  于老太爷说完这话,也不言语了,只是定定看着自己椅子的扶手,那是一块紫檀整雕的鲤鱼头。

  用鱼这样雕饰做椅子的并不多,听闻这是于硕宜在于老太爷七十五大寿时送给老爷子的,是按照从泗水捕来的鲤鱼样子请了全临安最好的木雕师傅雕琢,此时看来活灵活现,极为传神。

  “本是家务事,不想麻烦常大人,只是现在看来想瞒是瞒不住的,少不得扬了这家丑,也好jing示于家后人,不再做出这丧心病狂,辱没家风的事情。”重重拍了一把紫檀鲤鱼头,于敏之深深叹气,便要起来。

  “于老太爷不必多礼,常怀亦是来此甄别此事真伪的,还尚无定论,只是兹事体大,所以才请了老爷子来。”常怀虽为地方官,但是于家世代临安旺族,出事便小不了,所以自己走着一趟是必须的。

  客套完毕。

  就有人衙役带上来一个人。

  这个人着深褐色短衫,裤腿也用绳子绑得紧紧的,正是行路打扮,脸上一道黑土,想是钻过什么低矮的地方,神情也很狼狈。

  邬铃皱眉,仔细看着,一时不得要领。

  “啊!”一旁雀薇却发现了端倪,“这……这个人……师姐。”拉着邬铃衣袖雀薇一脸欣喜。

  邬铃忽然有点明白:“难道这个人……是?!”

  雀薇忙点头。

  邬铃几乎抑制不住笑容去看樊城。

  樊城此时的脸色必须是“掩饰担忧”,必须是“一脸凝重”!因为这个人正是高识平,临安专治疑难杂症,尤其是无名痛疾的高识平高大夫。

  地上的王氏一脸惊慌,急急掩饰,却怎么也掩饰不住。

  于敏之本来睁开的眼睛因为看到了王氏的惊慌,此时又闭上了,失望厌恶之色浮在了铁青的脸上。

  “于夫人。”开口的是坐在正位的常怀,“你可认得此人?”

  “不,不认识!”王氏道,心里打鼓,本能地拒绝心里的恐惧,王氏忙挥手,挥到一半又觉得不对,这是高识平,曾经冠冕堂皇请到于家来,自己怎么说不认识呢?不禁试探地又看了看跪着的人:“只是……只是觉得也有点眼熟……有点像……民妇不常出门,认识的人少,也不敢就贸然认的。”

  常怀一笑:“夫人记性是好的,没认错,此人正是高识平。因三日前在庆县以毒治病,险些害了人命,这才被人告发,由本府派人拿住。”常怀道,说罢看着王氏。

  “这……这和民妇有何关系?”王氏低头,眼神飘忽地看着地面,只不敢抬头。

  常怀没说话,就有衙役上来驱赶高识平。

  高识平忙连滚带爬地跑到了于硕宜床前,只看了一眼便低头连声道:“正是,正是,这正是于家老爷于硕宜,那位,那位夫人也就是于夫人,是她请小的来医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