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身许祖国[快穿] 第64节
  刚开始,很多最穷苦的散户渔民们,都在担心因为小蕾号,大家能捕到的鱼越来越少,日子将会过得越来越难。

  可不知道从哪天开始,渔民们惊愕的发现,大家现在每次出海,收获都挺不错。

  偶尔还能捕到超大号的鱼!

  “怪事儿,我感觉近两年,海里的鱼越捕越多。”

  “是因为国家出台了政策,限制工业渔船捕捞,和拖网孔大小了吧。”

  “不管什么说,咱们的日子确实有所改善了。”

  “是嘞,现在每天都有盼头。”

  日子肯定不会无缘无故变好。

  因为在你不知道的地方,有人在为你负重前行。*

  嗯……确切的来说,不是人。

  是一艘船。

  在很多人看不到的大海深处。

  一艘叫做常胜号的军舰,经过三年的蜕变,从当初的满目疮痍,化作了一片翠绿色的水藻鱼礁。

  它就像是沙漠中心的绿洲,深海中的明珠。

  无数的鱼群不远万里,从遥远的太平洋深处赶来,在这里栖息,繁殖。

  这幅画面很美很震撼。

  只是因为潜藏在大海深处,所以没有人看见。

  钟蕾读大三那年,也就是1958年。

  一份关于丽国‘鹦鹉螺’号核潜艇的外军情报,送进了我国国防部。

  这些情报是这样讲的:

  “鹦鹉螺”号核潜艇从1954年初下水,到1957年4月第一次更换燃料棒时为止,总航程达6万多海里,其间大部分是潜航,“鹦鹉螺”号仅消耗了几公斤铀;而常规潜艇航行同样的距离,要消耗大约8000吨燃油。

  “鹦鹉螺”号在历次演习中遭受了5000余次攻击。据推演,若是常规动力潜艇,它将被“击沉”至少300次以上,而动作迅速的“鹦鹉螺”号仅被“击中”3次。*

  核潜艇恐怖的作战能力,以及令人恐惧的隐蔽性和灵活性,令整个世界为之震惊。

  靠着这艘核潜艇,丽国在大海之上越发猖獗,我国外交十分被动。

  数天后,一份名字叫做《关于开展研制导弹原子潜艇的报告》的申请计划,被送进了中央。

  两天后,这份计划申请被批准。

  申市交大造船系教授顾崇青、船舶重工集团七零九所总工黄江临危受命,被任命为核潜艇研发的负责人。

  数天后,钟蕾等人惊讶的发现,两位老师……毫无征兆的消失了。

  时间来到1959年。

  我国核潜艇研发没有丝毫进展,无奈,只能向苏国老大哥求援。

  恰逢当时苏国领导人访华。

  然而这位领导人当时拒绝了我们,并且傲慢表示:“核潜艇技术复杂,价格昂贵,你们搞不了!你们也不用搞,苏国海军有这种武器,同样可以保卫你们。”*

  这个时候我们才懂,原来老大哥也是靠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