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身许祖国[快穿] 第38节
��过得很快。
不知不觉间,时间从1955年9月,来到了1956年6月。
钟蕾的大一学年就这样揭过去。
但这一年的暑假,注定不会被轻易揭过。
因为1956年6月初,赶在放暑假之前,8105型号拖网实验船,经由红星造船厂九个月的制造,终于成功出厂,并且准备进行初次试航。
这一天,不仅申市,包括全国范围内的多家主流报纸,都对此做出了跟踪报道。
而作为‘小蕾号’的研发设计师,钟蕾也被邀请,参与这次试航。
这次试航,整个造船界都在密切关注。
因为是否能达到19万的季度产值,为国家捕鱼业带来一次跨越,就看小蕾号此次出海,能带回来多少鱼获。
可以说,从小蕾号下水的那一刻开始。
从南到北,四方瞩目。
“历时一年,小蕾号实验船正式下海,准备扬帆起航!”
“据悉,为了给钟蕾加油,整个交大有上千名师生到场。”
“近万名申市市民自发来到海湾码头,见证我国新型渔船的第一次试航,申市捕鱼业是否能迎来一次新的春天,让我们拭目以待!”
第22章 深海高歌22 [vip]
申市, 海湾码头。
和往常相比,今天的码头上可谓是热闹异常。
作为一座目前以捕鱼业为重要创收来源之一的城市,申市人民对于渔船的关注度,绝对不低。
所以这天早上, 数千名民众自发赶来, 欢送‘小蕾号’扬帆出海。
此等热闹的场面, 哪怕是在申市这样的大都市, 也并不常见。
其中最为引人瞩目的, 是码头前方一大群穿着学生装, 模样尚且青涩的年轻人。
他们是交大的学生。
有学生在场的地方,总是少不了青春活力。
这些学生们不仅人来了, 手中还举着各种可爱的横幅标语。
“牛人加油!”
“逢出海,必满载而归!”
“发动机一响, 黄金万两!”
“小蕾号,征服星辰大海!”
而在这群学生们的最中心位置。
顾崇青教授带着造船系大一班级,为钟蕾做最后的践行。
今天的钟蕾,穿着一件崭新的海蓝色工装,头戴白色帽檐,衬的一张脸蛋越发精致白皙, 整个人英挺青春,瞧着格外意气风发。
当然,以19岁的年纪,独立设计出新型8105型渔船,她也确实有意气风发的资本。
码头上的数千名群众, 以及上千名交大师生, 都是来欢送她的。
且看周围学生们眼睛里发自内心的敬佩, 就能感受到钟蕾在他们心目中的厉害程度。
“海上风大, 上去以后注意安全。”
在诸多目光注视下
不知不觉间,时间从1955年9月,来到了1956年6月。
钟蕾的大一学年就这样揭过去。
但这一年的暑假,注定不会被轻易揭过。
因为1956年6月初,赶在放暑假之前,8105型号拖网实验船,经由红星造船厂九个月的制造,终于成功出厂,并且准备进行初次试航。
这一天,不仅申市,包括全国范围内的多家主流报纸,都对此做出了跟踪报道。
而作为‘小蕾号’的研发设计师,钟蕾也被邀请,参与这次试航。
这次试航,整个造船界都在密切关注。
因为是否能达到19万的季度产值,为国家捕鱼业带来一次跨越,就看小蕾号此次出海,能带回来多少鱼获。
可以说,从小蕾号下水的那一刻开始。
从南到北,四方瞩目。
“历时一年,小蕾号实验船正式下海,准备扬帆起航!”
“据悉,为了给钟蕾加油,整个交大有上千名师生到场。”
“近万名申市市民自发来到海湾码头,见证我国新型渔船的第一次试航,申市捕鱼业是否能迎来一次新的春天,让我们拭目以待!”
第22章 深海高歌22 [vip]
申市, 海湾码头。
和往常相比,今天的码头上可谓是热闹异常。
作为一座目前以捕鱼业为重要创收来源之一的城市,申市人民对于渔船的关注度,绝对不低。
所以这天早上, 数千名民众自发赶来, 欢送‘小蕾号’扬帆出海。
此等热闹的场面, 哪怕是在申市这样的大都市, 也并不常见。
其中最为引人瞩目的, 是码头前方一大群穿着学生装, 模样尚且青涩的年轻人。
他们是交大的学生。
有学生在场的地方,总是少不了青春活力。
这些学生们不仅人来了, 手中还举着各种可爱的横幅标语。
“牛人加油!”
“逢出海,必满载而归!”
“发动机一响, 黄金万两!”
“小蕾号,征服星辰大海!”
而在这群学生们的最中心位置。
顾崇青教授带着造船系大一班级,为钟蕾做最后的践行。
今天的钟蕾,穿着一件崭新的海蓝色工装,头戴白色帽檐,衬的一张脸蛋越发精致白皙, 整个人英挺青春,瞧着格外意气风发。
当然,以19岁的年纪,独立设计出新型8105型渔船,她也确实有意气风发的资本。
码头上的数千名群众, 以及上千名交大师生, 都是来欢送她的。
且看周围学生们眼睛里发自内心的敬佩, 就能感受到钟蕾在他们心目中的厉害程度。
“海上风大, 上去以后注意安全。”
在诸多目光注视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