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7)
��张得搓了搓脸,然后深吸了一口气,从白大褂口袋里掏出手机,鼓起勇气要联系方式:上次不好意思缝得不太熟练,我们加个微信可以吗?我请你喝奶茶

  桃花运来得太突然,鹿饮溪捂着腮帮子,下意识望了眼简清所在的方向。

  简清正埋头翻看口腔颌面肿瘤的病例,似乎没注意到这边的动静。

  鹿饮溪对这些纸片人没兴趣,婉言谢绝了请求。

  实习生动了动唇,话还没说出口,简清站起身走了过来。

  走了,去吃饭。

  鹿饮溪挥挥手,和牙医、实习生说再见。

  走在路上,她问简清:吃食堂还是回家?

  食堂。

  下午还有门诊吗?

  没有。

  下午在病区吗?

  在。

  一连问了几个问题,简清都是言简意赅地回答。

  鹿饮溪看出来了,她没有聊天的兴致。

  这人只是平常不爱说话,并非沟通能力差,甚至可以说,沟通技巧很好,有时会委婉提示病人让家属陪着来,以应对后续告知一些不太好的检查结果。

  现如今一副爱答不理的冷淡模样,纯粹就是不想聊天。

  鹿饮溪抿了抿唇,识趣地没再开口。

  生病时,她会觉得简清没那么冷冰冰,两人的距离没那么远。

  也许,照顾病人,亲近病人,只是医生的职业习惯。

  鹿饮溪也没有生病时那股软乎乎的黏人劲,理智重新恢复,大脑时不时就会发出jing戒,jing告自己要和这人保持一定的距离。

  明知保持距离最好,却还是因为简清忽近忽远的态度萌生了一丝委屈。

  好不容易把那股委屈摁下,鹿饮溪又后知后觉反应过来

  她竟开始在意简清的态度。

  *

  精心构筑的心理防线,因为生病时的一次依赖,塌陷了一小块。

  其实,简清对她的态度,从始至终都称不上热络。

  班内时间,公事公办,一视同仁;班外时间,彼此之间的交流几乎为零,像是同住一个屋檐下的陌生人。

  除了最初的那晚,和生病的那晚。

  最初的那晚,是身体距离最近的一次,她从里到外都竖满了刺,把简清扎得鲜血淋漓。

  生病的那晚,是心理距离最近的一晚,她放下了所有防备,靠近,依赖,耍小性子,简清照单全收。

  然后,她开始贪恋彼此距离靠近时的心安与温暖。

  在不在意是很私人的情绪,私人情绪不带到工作中是职场的基本素养。

  鹿饮溪在社会上摸爬滚打有一段时间,明白这点,到了下午,依旧老老实实跟在简清后面当小尾巴。

  她试着不去在意。

  她只想重新熟悉医疗环境,把自己代入角色,拍摄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