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6.打井队走出公社(求月票哈)
这两件事不冲突。”

  “为什么?因为水是立体保存的,背芒的根系扎的最深,能汲取到的水会比其他花草更多。”

  “而其他花草的根系能扎入地下的深度没有背芒深,这种情况下大家都在抢一定深度范围内的淡水,它们抢不过背芒不是正常的吗?”

  “另外你们看背芒长的多高?一米多啊!它们会挡住阳光,而花草没有阳光更长不好,它们就靠阳光来生长……”

  “不是吧,花草粮食庄稼都是靠地里的肥力生长的。”当地人立马又质疑起来。

  王忆笑道:“这事我不跟你们犟,因为这事解释起来很复杂,牵扯到光合作用和土壤中元素对于植物生长过程中起到的作用等多方面问题。”

  “不过说到这里我可以解答你们为什么开垦了农田却长不好庄稼,就是因为这里土壤中一些元素含量超标而另一些元素含量太少!”

  童不鸣点头说道:“哦,关于这方面的消息,之前来过的那位省城农业学家也说过。”

  “我们公社土壤中元素分布很不均匀,有的富钾有的富硒——算了,其他人别嚷嚷,听王老师安排就行了!”

  王忆拿出扩印的地图找具体位置画了个圈儿,示意打井队可以准备了。

  队员们精神抖擞的上阵,该挖坑的挖坑、该准备机器的准备机器、该准备用材的准备用材。

  一切有条不紊。

  特别是他们着装统一,而且着装又正式,看起来更是像模像样,让围观的人议论纷纷:

  “比前两年省城来的专家和学生们更像回事。”

  “你们看人家那衣裳,那是牛仔布,欧美外国的洋人工人才能穿这样的工作服……”

  “74年来的勘探队都没有他们正规,天涯岛现在真是好,啥都像话。”

  听着老百姓的讨论,王忆好奇问童不鸣:“童领导,以前有勘探队和打井队来过你们公社?”

  童不鸣笑道:“嗯,74年,那时候你没回来,你没经历那场大旱情,你们打井队的同志肯定记忆深刻。”

  “绝对深刻,”王东方心有余悸,“那年我还是小伙子呢,都说今年旱,跟74年不能比,74年是遭遇严重大旱——这不是我夸张,是我听广播里说的。”

  “对,严重大旱,持续九个月只下了几场毛毛雨,没有下过一场能使地表水汇聚成涓流的正经雨水。”童不鸣叹气说道。

  这时候听见他们的聊天,老虫子等人也纷纷开口聊了起来:

  “当时咱们县里供水水源主要靠长飞湖、下飞湖、海防水库、东海水库这几个人工水库,靠这些水库能截流住溪流地表水来储存供水。”

  “因为这长时间的不下雨,溪流都干枯了,全县多少公里的环岛渠道根本没有一滴水流入库内,水库底下没有多少水了。”

  “县里没办法,定量供水了,定量供水也不行,水库已经干了个底朝天!”

  “王老师你知道当时咱们县里百姓怎么喝水吗?”

  王忆问道:“怎么喝水?一小杯一小杯的喝?”

  老虫子积极的说:“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