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压力
br />   双方相互依次见礼,级别更低的人员被引进了二院,而解云他们被迎进了殿内。

  六月还是汉州城这里的雨季,二院的院子上面被拉了数十个大帐篷,将整个天空都挡了住。

  在帐篷下面,被牵了电灯,映照的灯火通明。

  不过,这边的电力供应有限,电压不算够,所以经常可以看到电灯忽明忽暗。

  大殿之内,朱见注坐在主位,右边是汉王府宗室,左边是以解云为首的朝廷官员。

  双方一番闲叙,打开了话题,朱见注望着解云笑问:“据闻解学士生于南洋,长于南洲,又曾经历练东洲,这次又巡视欧罗巴,西洲,这天下都见识了一遍。不知学士对这中洲之外各地,各有何见解?”

  解云稍微沉吟了一下,回道:“以臣所见,这东洲富,南洲宁,西洲强,欧洲乱。”

  东洲沃土万里,资源丰富,比中洲之地面积大,资源更多,现在只有人口比不上中洲。

  也是因为东洲有这么好的条件,所以朱瞻基将东洲都封给了自己的儿子们,杜绝东洲有独立之意。

  南洲相对于其他地方,是一个孤悬大陆。这座大岛上面的大部分地区都不适宜发展,虽然也有不少矿产,但是发展潜力有限。

  不过南洲没有外敌,有大明海军保护,那里的人安居乐业,与世无争。

  西洲又有不同,这里的汉人只占了人口的三分之一,在沙漠地区以北,生活的阿拉伯人都已经臣服大明。

  在沙漠以南一直到雨林地区,还生活着数百万昆仑奴,他们的人数还要多于汉人。

  因为奴隶买卖,加上汉王府和晋王府一直是以强权征伐,所以这里的军队和王府势力,都要强于其他地区。

  听了解云的分析,朱见注笑问:“那么各地相比中洲又如何?差距有多大?”

  “各地与中洲自然不可同日而语,这差距,乃是……”解云没有再说,而是用手指指了一下天,又指了一下地。

  众人当然明白,他的意思是天与地的差距。

  朱见注晒然笑道:“解学士怕不是言过其实了吧……”

  解云的眼睛在大殿内扫射了一圈,将每个人的表情都记在了心里。转回到了朱见注的身上,他才笑道:“言过其实吗?不,我不这样认为,因为事实就是这样。王爷,那你认为东洲,南洲,西洲,有哪里可以跟中洲相比的地方呢?”

  这句话一问,朱见注自己也沉吟了起来。不论人口,兵力,各地与中洲的确都差距甚大。

  各地唯一能与中洲相比的,也就只有矿产资源了。

  解云当然不需要朱见注的回答,又道:“我中洲五千年历史渊源,积累下来了无数眼睛看不见,却又无比重要的规矩和传统,这些传统海纳百川,将整个华夏的种子播撒全世界。但是你们不要忘了,你们的根基都还是在中洲。

  没有我中洲,各地都会像欧罗巴,大食人一样野蛮生存。你们没有电,没有工业,没有汽车,火车,更没有电报,电话,火枪,炸药。如果没有这些东西,你们也都拎着大刀长矛与昆仑奴,与大食人,与那些欧罗巴白人打,你们打得过吗?

  汉王爷,如今